受害人受到侵害时能扣留侵权人的财物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受害人受到侵害时可以扣留侵权人的财物。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情况紧迫且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保护,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范围内采取扣留侵权人的财物等合理措施;但是,应当立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条 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情况紧迫且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保护,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范围内采取扣留侵权人的财物等合理措施;但是,应当立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 受害人采取的措施不当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受害人受到侵害时是可以扣留侵权人的财物的。《民法典》的规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情况紧迫且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保护,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范围内采取扣留侵权人的财物等合理措施;但是,应当立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
受害人受到侵害时,可以要求扣留侵权人财产。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且情况紧急的,受害人可以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范围内采取扣留侵权人的财物等合理措施,同时应当立即请求有关机关处理。受害人采取措施不当造成他人损害应承担侵权责任。
-
物权受到侵害时怎么解决
物权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解决问题。 和解是当事人之间私了,调解是通过第三人调停解决纠纷,仲裁是当事人协议选择仲裁机构,由仲裁庭裁决解决争端。诉讼包括民事、行政、刑事三大诉讼,物权保护
2022.06.25 515 -
物权受到侵害,怎么办?
物权受到侵害,权利人可以采取的解决途径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1.和解,是指物权人与加害人双方主动就受侵害的物权的恢复问题达成一致,以自力自救方式解决权利争议问题; 2.调解,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进行; 3.仲裁,必须经当事人协议申请,不能
2022.03.21 113 -
物权受到侵害怎么办?
物权受到侵害,权利人可以采取的解决途径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1.和解,是指物权人与加害人双方主动就受侵害的物权的恢复问题达成一致,以自力自救方式解决权利争议问题; 2.调解,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进行; 3.仲裁,必须经当事人协议申请,不能
2021.08.19 47
-
受害人可以扣留侵权人的财物吗?
受害人受到侵害时可以扣留侵权人的财物。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条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情况紧迫且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保护,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护自己合法权
2023-02-19 15,340 -
人格权受到侵害的诉讼时效
基于人格权被侵害而产生的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
2022-12-05 15,340 -
人格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
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相关法律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人格权受到侵害
2022-11-25 15,340 -
物权受到侵害如何办?
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等途径解决,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物权的保护应当采取如下方式: 1、因物权的归属和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2、被无权占有人占有不动
2022-05-17 15,340
-
00:53
人格权受到侵害的是什么责任侵犯人格权是属于侵犯民事权益的行为,侵权人要承担侵权的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上述所说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
2,529 2022.05.11 -
01:18
胎儿受到侵害能否获得赔偿胎儿受到侵害时,如果出生时为死胎的,这时候可以由孕妇本身代为求偿,因为胎儿在母体中受到损害,母体也会相应的受到一定损害,就可以由母亲作为被侵权人,请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如果胎儿出生时是存活的,这时候胎儿就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自然人,
1,760 2022.05.11 -
00:56
土地使用权受到侵害该怎么办土地使用权是一项重要的权利。任何人或者单位都不能够侵犯权利人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当权利人的土地使用权受到侵害,那么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的途径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作为土地使用权的权利人,可以要求侵害人承担停止侵权,返还
1,19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