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诈骗罪和民事诈骗有什么区别?

诈骗罪和民事诈骗有什么区别?

2021-05-07 17:47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香港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1-05-07回复

专业分析:

民事活动中,一方当事人有意隐瞒事实情况,造成对方当事人误信,导致其利益受损而从中获利的行为就是民事欺诈。而诈骗行为则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捏造事实,隐瞒真相,无中生有的手段,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二者虽然在客观表现上相似,但在构成要件上仍然存在明显的区别。(一)在主观方面:民事欺诈行为人主观目的是通过瞒、哄、诱导的方法,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做出对其不利而对欺诈行为人有利的行为,通过“履行义务”的合法形式,谋取非法利益,其实质是“不法获利”,主观故意是间接的。而诈骗行为则不同,行为人主观上根本没有担负义务的动机,只企图虚构事实迷惑受害人上当受骗,交出财物,非法占有,其主观故意是直接的。(二)在客观方面:刑事诈骗行为人为逃避法律的制裁,在虚构事实的同时,常常使用虚假的身份、虚假的证件,甚至编造假姓名、假地址等,其目的是在得逞后不受法律的追究。而民事欺诈行为人则无须假冒身份、虚构地址、造假证件等,一般具有合法的民事主体资格。(三)在内容方面:刑事诈骗行为人完全是虚构事实、无中生有,根本不具备履行义务的能力和条件。而欺诈行为人则是基于一定事实基础上的夸张、扩大,属部分内容不真实,且有一定承担义务的能力和条件,也就是说其所实施的行为中有合法的民事内容的部分。(四)在后果方面:刑事诈骗行为人为了非法占有,巧取豪夺,不择手段,诈骗的财物数额往往非常巨大,严重扰乱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秩序。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而欺诈行为虽然也是违法的,但其严重程度仍然在民事违法的限度之内。对于民事欺诈行为,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为无效。”对无效的民事行为,法律规定,各自返还财产,欺诈行为一方赔偿对方的损失。由此可见,民事诈骗行为相对于诈骗罪而言,要轻很多,当事人最多受到罚款的处罚。在消费者同商家的民事诉讼中,如果商家存在价格欺诈等行为,则要按照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服务金额的三倍进行赔偿。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关于民事诉讼诈骗怎么赔的知识。

法律依据:

《刑法》第192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贷款诈骗罪和诈骗罪区别主要在于: 1、客体不同,贷款诈骗罪的客体是国家、公众贷款的所有权和国家有关金融信贷的管理制度,而诈骗罪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立案标准不同,贷款诈骗罪的认立案标准为1万元以上,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在3000元至10000元以上。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1、民事欺诈是指在民事活动中,故意以不真实的情况为真实的意思表示,使对方陷入错误的认识,而作出一定民事行为的意思表示,从而达到发生、变更或消灭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不法行为,但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2、而诈骗犯罪行为不产生民事法律关系; 3、行为人是否有实际履行能力是二者在客观方面的区别。

律师普法更多>>
  • 民事诈骗和刑事诈骗的区别
    民事诈骗和刑事诈骗的区别

    民事与刑事的区别:刑事是触犯刑法,要承担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犯罪的必然后果。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财产关系,民事责任不构成刑罚后果。民事责任有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 1、二者的行为目的不一样,刑事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

    2020.07.10 193
  • 民事诈骗和刑事诈骗的区别
    民事诈骗和刑事诈骗的区别

    1、民事欺诈属于民事违法,刑事欺诈属于刑事犯罪。民事欺诈的行为虽然违背了法律的本意,但主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而刑事诈骗是依法承担刑事责任,承担的责任自然比民事责任要中;2、侵害的对象不同。刑事诈骗侵害的对象为财产权益,而民事诈骗的对象要比后

    2022.04.13 2,238
  • 诈骗罪和民事欺诈罪的区别
    诈骗罪和民事欺诈罪的区别

    1、民事欺诈是指在民事活动中,故意以不真实的情况为真实的意思表示,使对方陷入错误的认识,而作出一定民事行为的意思表示,从而达到发生、变更或消灭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不法行为,但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2、而诈骗犯罪行为不产生民事法律关系; 3、行

    2021.01.22 155
专业问答更多>>
  • 民事欺诈罪和诈骗罪有什么区别

    一、诈骗罪与民事欺诈区别是什么本罪也往往同民事欺诈行为交织在一起,但是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

    2022-03-24 15,340
  • 刑事诈骗罪和民事诈骗罪的区别

    想知道诈骗罪中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别,我来告诉你。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故意的内容必须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如果行为入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那么即使其签订、履行合同的行为客观上具有诈欺的

    2022-07-11 15,340
  • 集资诈骗罪和诈骗诈骗罪有什么区别

    集资诈骗罪与诈骗罪的不同点有:犯罪的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用以集资获利的资金,包括金钱与财物;但后罪即诈骗罪的对象则是特定的,即行为人是针对某一特定的人或单位去实施诈骗行为并获取其钱财。

    2022-06-08 15,340
  • 合同诈骗罪和民事诈骗罪有哪些区别

    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的差异有: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合同诈骗罪

    2022-06-1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诈骗和合同诈骗有什么区别 01:02
    诈骗和合同诈骗有什么区别

    诈骗与合同诈骗的区别: 1、两者的客观表现不同。 诈骗罪的客观表现,是行为人采用捏造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方式,骗取金额较大的他人财物;而合同诈骗罪的客观表现,是双方当事人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通过虚构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手段,骗取另一方

    3,758 2022.04.15
  • 欺诈罪和诈骗罪的区别 01:02
    欺诈罪和诈骗罪的区别

    欺诈和诈骗罪的区别如下:欺诈是民事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一般来讲是用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的办法,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行为,以达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具体

    1,329 2022.05.11
  • 盗窃和诈骗有什么区别 01:03
    盗窃和诈骗有什么区别

    盗窃和诈骗的区别: 1、两罪的概念不同; 盗窃罪,指的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他人财物金额较大或实施入室盗窃、多次盗窃、扒窃、携带凶器盗窃他人财物的行为;而诈骗罪,则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捏造或者掩盖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金额

    2,250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