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可以公开吗?算侵犯隐私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需视不同情况而定。详细解读如下: 1.无论如何,法院审判皆需公开举行; 2.然而并非所有判决书均可在网络公开,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个人隐私及未成年人权益等须保密的信息,则不可公开。关于民事纠纷的判决结果,通常在开庭后约两月内公布。若案件争议较大或影响广泛,判决时间可能稍长。您可致电法官了解案件进度,传票上附有法官联系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九百九十五条 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并不是所有的判决书都可以在网上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等内容的,都不会在网上公开。裁判文书的实质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据法律的授权、按照相应的法律技术,对具体案件通过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的过程,作出具有权威性的司法结论,属于国家法律公文的范畴。如果涉及侵权应该立即叫法院撤下判决书,停止侵权,视情况当事人可以以侵犯隐私,马上起诉。因为法院对隐私案件都不公开审理,但是公开审理案件就不涉及侵权。
行政机关认为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应当书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见; 第三方不同意公开的,不得公开。 但是,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予以公开,并将决定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和理由书面通知第三方。
-
侵犯隐私可以调解吗?
处理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的的方法如下:权利人在隐私权受到侵害后,有权要求被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权利人的财产因此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损害赔偿。
2021.04.01 1,095 -
翻别人书包算侵犯隐私权吗
翻别人书包算侵犯隐私权行为。根据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
2021.12.12 1,830 -
侵犯女性隐私十以上可判刑吗,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2024.06.03 16
-
侵犯隐私权:网络发布判决书属吗
这个要看是谁发布的.如果是法院在找不到人或者因为政治任务,或者根据法律规定发布的判决书,在不涉及个人秘密或者国家机密的情况下是允许的,如果是个人这个不一定.要看情况,因为有些判断在当事人不到庭的情况下
2022-10-06 15,340 -
侵犯隐私权,可以告他们侵犯隐私权吗
是的,侵犯隐私权判侵犯隐私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隐私权是为众多法律系统所支持的一种人身基本权利,指自然人享
2022-07-09 15,340 -
判决书上传互联网侵犯个人隐私吗
一般应当采取保护措施,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2022-10-31 15,340 -
隐私权侵犯可以起诉吗
侵犯隐私权可以直接起诉要求侵权人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等。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其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 【相关延伸】 问:侵犯个人隐私
2022-12-04 15,340
-
01:00
侵犯个人隐私怎么判行为人实施了侵犯他人个人隐私的犯罪行为,会怎么判需要根据其触犯的具体的罪名来分析。比如,如果侵犯个人隐私,同时满足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话,就触犯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需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
2,745 2022.04.17 -
01:07
侵犯隐私权如何起诉侵犯隐私权起诉,只要有明确的被告,那么就可以直接以侵权之诉起诉。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
1,959 2022.04.17 -
01:17
再婚可以不带判决书吗在生活中,当事人经过法院判决离婚后,现在要再婚,但是又担心再婚登记的时候,让对方知道自己以前离婚的具体情况,所以不想把离婚判决书拿出来,这是不允许的。建议其在办理再婚登记前与再婚对方好好沟通,主动告知具体的情况,获取对方的理解,然后再申请办
3,39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