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依法追讨不当得利?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非给付不当得利中的善意与恶意区分基于两种情况: 1. 善意受益人指的是在受益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的受益人。无论是因为过失还是故意,不知法律原因的人也可以被视为善意受益人。 2. 恶意受益人是指明知无法律的原因而取得利益的受益人。如果受益人在受领他人给予的财产或利益时知道其没有法律上的原因,那么即使受益人后来知晓了撤销原因,也应视为明知无法律上的原因。而如果受益人在受领时不知道其没有法律上的原因,但后来知晓了,那么自知晓之日起,受益人将成为恶意受益人。 这两种情况下,不当得利的返还范围有所不同: 1. 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范围以现存利益为限,返还以原物为主。如果原物无法返还,受益人应偿还价额。 2. 恶意受益人需要承担比善意受益人更为严厉的返还义务。他们应当返还其最初所受的一切利益、基于该利益产生的利益,以及最初所受利益的利息。 不当得利的成立需要满足四个条件: 1. 一方取得财产利益,另一方受到损失。 2. 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 没有法律上的根据。 根据这些条件,不当得利可以分为给付不当得利和非给付不当得利。 给付不当得利指的是受益人受领他人基于给付行为而移转的财产或利益,由于缺乏给付目的而发生的不当得利。非给付不当得利是指基于给付以外的事由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包括人的行为、自然事件以及法律规定。这些非给付不当得利的“无法律上的原因”即为受益人无受其利益的权利,所以,非给付不当得利的“无法律上的原因”即为受益者无权利而受有利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当得利符合起诉条件的,七日内立案。起诉条件如下: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催讨不当得利债务的方法有协商和诉讼。首选与得利人协商,要求其返还所取得的不当利益,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如果得利人在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其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并且取得的利益也已经不存在了,此种情形下,得利人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
-
不当得利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不当得利的法律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不当得利债务发生后,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有义务返还基于不当得利获得的利益。遭受损失的人为债权人,有权要求不当得利返还和损害赔偿。在不当得利债务中,债权人有权要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当利益。
2021.07.16 52 -
不当得利追讨数额一万元可以判多少年
一般当事人不当得利一万不会判刑,但是如果拒不返还的,可能构成侵占罪,就会判刑。不当得利指没有合乎法律的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
2021.05.31 27 -
如何判断善意不当得利和恶意不当得利
对不当得利中的善意与恶意区分源于非给付不当得利中一种: 1.善意受益人指于受益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的受益人。不知无法律上的原因,不以无过失而不知者为限,因过失而不知者,亦属善意。 2.恶意受益人是指明知无法律的原因而取得利益的受益人。
2023.09.02 39
-
不当得利如何追回追回不当得利的方法
对不当得利中的善意与恶意区分源于非给付不当得利中一种: 1、善意受益人指于受益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的受益人。不知无法律上的原因,不以无过失而不知者为限,因过失而不知者,亦属善意。 2、恶意受益人
2023-06-20 15,340 -
不当得利可不可以追讨
对不当得利中的善意与恶意区分源于非给付不当得利中一种: 1、善意受益人指于受益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的受益人。不知无法律上的原因,不以无过失而不知者为限,因过失而不知者,亦属善意。 2、恶意受益人
2023-07-21 15,340 -
问第三方追讨不当得利该如何样做才好呢?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
2023-03-27 15,340 -
不当得利如何举证追讨,需要收集哪些证据
若要以不当得利进行起诉,应注意收集与案件有关的一切证据。当得利具有如下法律特征:得利一方没有法律上的依据取得财产上的利益,失利一方因此而遭受损失,得利一方获益与失利一方受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实务中,失
2022-10-07 15,340
-
00:59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不当得利不算诈骗。两者的概念不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获得利益的行为。 不当得利是民
2,092 2022.04.17 -
00:47
公司债务如何追讨债务清算确认企业不仅应与买方对每次交易的种类、数额、数量等进行结算,还应当对每笔业务的交易总量进行结算,由双方签字盖章后归档存放;公司债务追回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有效的催收函;2、发送律师函;3、确定欠款追收方案;4、非诉讼方式追收;5、
663 2022.07.25 -
01:02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通常是3年。对于不当得利请求返还的请求权,大多数情况下,适用普通诉讼的时效期间,即适用民法典中的普通诉讼时效。 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是从一方当事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属于不当得利以及知道
3,581 202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