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证明职务侵占行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关于职务侵占的举证规定 1. 如果职务侵占属于刑事案件,那么在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期间,检察院通常承担举证责任。 要证明职务侵占,可以通过侦查机关依法收集以下证据: - 赃款赃物等物证; - 合同、收据等书证; - 证人证言; - 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符合法定证据种类的证据。 但侦查机关必须采用合法手段收集证据。 2. 判断职务侵占罪证据体系时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 (1)调取有关被害单位的企业注册登记资料和劳动合同,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职务和身份; (2)犯罪嫌疑人所占有的财物是否为利用职务便利; (3)调取财物账目等有关犯罪对象和数额的证据,并由司法会计审计部门作出审计鉴定报告; (4)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收集相关的物证,如平账的假发票,伪造、变造的有关账目的凭证等; (5)犯罪嫌疑人所侵占财物的去向,如挥霍、还债等; (6)追缴的赃款、赃物,根据需要进行拍照固定证据,并由估价部门对赃物作出估价鉴定; (7)对提取的文字材料进行文字鉴定; (8)询问案件涉及的参与人、知情人、关系人,获取案件有关事实和证据; (9)审讯犯罪嫌疑人,了解犯罪的动机、目的、手段、方法、时间、地点、次数、作案过程等。 二、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1. 犯罪对象不同 侵占罪只限于公共财产,且不能是不动产,而职务侵占罪可以涉及公共财物和私人财物,包括不动产。 2. 犯罪主体不同 侵占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要是代为保管他人财物且对其加以侵占的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3. 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不同 职务侵占罪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即利用自己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和地位所形成的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便利条件。而侵占罪中行为人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并不影响该罪的成立。 4. 刑事诉讼不同 职务侵占罪是公诉案件。侵占罪是自诉案件。 三、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1. 主体要件不同 侵占罪和职务侵占罪均为特殊主体,但前罪主体是财物代为保管人;后罪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 2. 危害行为不同 侵占罪危害行为是复行为,含非法占为己有及拒不退还二行为要素,其中非法占为己有是指变持有为所有的行为即侵吞,而不是非法占有目的支配下的一切行为。后罪危害行为则含非法占有目的支配下诸多行为类型,如侵吞、窃取、骗取等。 3. 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不同 前罪行为人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抑或行为人根本就未有任何职务;后罪行为人则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若某公司员工甲在日常生活中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拒不退还,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则只能构成侵占罪。 只有证据充足的情况下,法院才有可能会认定特定的职员犯了职务侵占罪。证明特定公民犯罪的证据是由公安机关侦查后收集的,在法院审理案件期间,需要检察院进行举证。如果对职务侵占如何举证存在其他相关的疑问,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属于。职务侵占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没有劳动合同属于用人单位的非法行为,一般不属于职务侵占。如果行为人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行为,且有职务侵占的行为,那么可以构成职务侵占。
职务侵占行为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 如果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可以构成职务侵占罪。 其客观要件的具体内容: 1.必须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上的便利。 (1)利用自己主管、分管、经手、决定或处理以及经办一定事项等的权力。 (2)依靠、凭借自己的权力去指挥、影响下属或利用其他人员的与职务、岗位有关的权限。 (3)依靠、凭借权限、地位控制、左右其他人员,或者利用对己有所求人员的权限。 2.必须有侵占的行为。 3.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三万元以上一般为数额较大。
-
职务侵占和一般侵占行为的区别
职务侵占和一般侵占行为的区别是: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且非国家工作人员,为特殊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单位的财物而决意采取侵吞、窃取、欺诈等手段非法占为己有;而侵占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表现为明知是他人的
2021.01.06 23 -
职务侵占罪如何立案,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职务侵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1)客体要件。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
2024.05.20 38 -
职务侵占罪怎么认定,职务侵占罪如何认定,职务侵占
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
2024.06.09 95
-
雇佣侵占财产的行为是否属于职务侵占?
雇佣对财产进行侵占的,会不会构成职务侵占罪,主要看侵占的行为符不符合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
2023-08-27 15,340 -
职务侵占罪有哪些行为,职务侵占罪有哪些行为
(一)将交付管理、经手、使用的财物据为己有这种犯罪方式是指,公司、企业的高管及其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自己管理、经手、使用的本公司、企业的财物直接据为己有。这类情况主要发生在公司、企业的销售主管、经
2021-04-08 15,340 -
如何证明被侵占罪行为存在证据链
侵入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产,遗忘物和埋藏物非法占有为自己,金额大,拒绝返还的行为。知道侵入罪的概念后,发现他人有侵入公司和个人财产的行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对方的侵入罪,但
2021-10-20 15,340 -
关于职务侵占罪是如何认定的与侵占罪的界限
职务侵占罪是如何认定的?本罪与侵占罪的界限1、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且非国家工作人员,为特殊主体;而后者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本罪在
2022-04-03 15,340
-
01:09
职务侵占罪如何处罚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属于本单位的财务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刑法对职务侵占规定了两个量刑标准,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
1,078 2022.04.17 -
01:01
职务侵占罪如何是如何定罪的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职务侵占行为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包括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职工。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
845 2022.04.17 -
00:56
刑法职务侵占罪如何认定刑法职务侵占罪的认定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
2,050 202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