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公益诉讼是否值得检查院发起?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共利益诉求诉讼机制有助于让广大民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成为国家的主人翁。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切权力归属于人民,人民依据法律规定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无法动摇的重要政治原则。此外,公共利益诉求诉讼机制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实施方式和手段,为维护人民主权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可能性。 除此之外,公共利益诉求诉讼机制作为依法治国的基石,有助于极大地推动法治建设的进程。最后,公共利益诉求诉讼机制使人民对国家事务的管理获得了司法层面的有力保障。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对于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前款规定的机关或组织没有提起诉讼,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起诉讼。前款规定的机关或组织提起诉讼时,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规定的机关或者组织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检察院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公益诉讼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1)公益诉讼起诉人; (2)被告的基本信息; (3)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
检察院公益诉讼的问题
检察院公益诉讼的范围:检察机关不宜简单直接提起公益诉讼,应当先通过诉前程序。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之前,检察机关应当依法督促或者支持法律规定的机关或有关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之前,检察机关应当先向相关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
2020.09.27 179 -
民事民事诉讼新增公益诉讼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可以由检察机关提起,司法解释明确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起诉人”的身份提起公益诉讼,更加合理、明确地界定了检察机关提起诉讼的身份;同时增加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这一新的公益诉讼案件类型,明确规定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
2024.04.27 22 -
民事诉讼法院是否会调查取证?
民事诉讼法院会调查取证。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因此,法院会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取证。
2023.01.03 698
-
民事诉讼是否检察院抗诉不需要检察院审查
是的,这点是必须提起的。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时可以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法院应当再审。
2022-10-06 15,340 -
检察院如何发挥公益诉讼
很高兴为您解答,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都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如果行政机关作出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检察机关可以通过向其发出检察建议等形式督促其改正错误。对于损害的公共利益如有相关机关和
2022-08-23 15,340 -
检察院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公告,诉讼书该怎样写?
上诉状格式: 上诉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业、住址。(上诉人如为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单位地址) 被上诉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工
2022-07-28 15,340 -
公益事项检察公益诉讼
规定如下:1。《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对污染环境、侵犯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提起公益诉讼。符合下列条件的,
2021-10-28 15,340
-
01:04
检察院公益诉讼的范围是什么
公益诉讼一般包括: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这是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的不同划分的。诉讼法理论认为,利益受到了损害,受害者就有权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救济。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
2,922 2022.04.17 -
01:25
公益诉讼起诉期限
公益诉讼的起诉期限一般不做规定。一般公益诉讼由检察院提起,分为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如果个人提起私益环境侵权诉讼则有三年的诉讼时效限制,具体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明确私益环境侵权诉讼的诉讼时效规定,即向法院
4,160 2022.04.17 -
01:19
轻伤取得谅解书检察院不起诉
轻伤取得谅解书检察院不起诉,属于相对不起诉。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
2,88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