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辞职后公司是怎样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五险一金的处理方式是:养老保险有个人账户,身份证号就是帐号,辞职后: 1,停止交费,形成缴费年限中断,个人账户积累停止,但只要时间不长对今后影响不大; 2,由个人全额缴纳,即不中断缴费把过去连同企业缴纳的部分一并自己缴纳。医疗保险,也有个人账户,辞职后处理方法基本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钱可以在当地继续使用。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都没有个人账户,辞职后保险自动解除,但失业保险只要缴费满一年,不是个人原因造成的失业,就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最长可以领二年。住房公积金,有个人账户,企业和个人缴纳的费用,全部形成个人账户总额,只要符合公积金提取规定,随时可以提取,以后也可以续交,永远不会作废。
辞职后五险一金的处理方法: 1、养老保险: (1)停止交费,形成缴费年限中断,个人账户积累停止,但只要时间不长对今后影响不大; (2)由个人全额缴纳,即不中断缴费把过去连同企业缴纳的部分一并自己缴纳; (3)如果到外地谋职可以办理保险转移手续,到新的就业地区。 2、医疗保险:医疗保险,也有个人账户,辞职后处理方法基本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钱可以在当地继续使用。 3、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都没有个人账户,辞职后保险自动解除,但失业保险只要缴费满一年,不是个人原因造成的失业,就可以领取。 4、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有个人账户,企业和个人缴纳的费用,全部形成个人账户总额,只要符合公积金提取规定,随时可以提取,以后也可以续交,不会作废。
-
辞职后五险一金怎么处理
离职后,五险一金将会停止继续缴费,导致缴费期限出现中断,个人账户积累停止。不过,只要时间不长,对未来的影响不大。也可以由个人进行全额支付,即在不中断支付的情况下,企业过去支付的部分现在由自己支付。然而,个人承担的负担会更重其实并不十分划算。
2022.04.12 1,919 -
辞职后怎样办五险一金
在劳动者离职后,用人单位会依法将其社保关系转移出去,住房公积金则会停止缴费。如果劳动者找到了新的用人单位,依法由新的用人单位继续缴纳社保。如果没有找到,可以以灵活就业者的身份自行缴纳。
2020.08.08 136 -
辞职后怎样领五险一金
一、养老保险有个人账户,身份证号就是帐号,辞职后可以有三种处理方式: 1,停止交费,形成缴费年限中断,个人账户积累停止,但只要时间不长对今后影响不大。 2,由于个人全额缴纳,即不中断缴费把过去连同企业缴纳的部分一并自己缴纳,但这样个人负担较
2020.02.22 175
-
辞职后五险一金要怎样处理?
1、,有个人账户,号就是帐号,后可以有三种处理方式:一是停止交费,形成缴费年限中断,个人账户积累停止,但只要时间不长对今后影响不大;二是由个人全额缴纳,即不中断缴费把过去连同企业缴纳的部分一并自己缴纳
2022-09-04 15,340 -
辞职后五险一金怎么样处理?
1、,有个人账户,号就是帐号,后可以有三种处理方式:一是停止交费,形成缴费年限中断,个人账户积累停止,但只要时间不长对今后影响不大;二是由个人全额缴纳,即不中断缴费把过去连同企业缴纳的部分一并自己缴纳
2022-09-04 15,340 -
辞职后五险一金该怎样处理
后怎么处理:。养老保险的问题比较好处理,如果你找到新工作,建议将养老保险转移过去,养老保险是交满15年则享受退休金政策,这里的十五年是累计十五年,中间中断也可以的,只要是你在退休年龄钱累计交满十五年就
2022-09-01 15,340 -
辞职后的五险一金会怎样处理
如果新单位能接着缴纳,直接增员缴纳就可以,如果一时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新单位在实习期不给缴纳社保,可以找个别的公司代缴。如果不想断开,这是最好的办法。
2022-07-27 15,340
-
01:06
公司买的五险一金辞职了怎么办辞职以后五险一金是不能取出来的。辞职后五险一金的处理方法如下: 1、养老保险:(1)停止交费,形成缴费年限中断,个人账户积累停止,但只要时间不长对今后影响不大;(2)由个人全额缴纳,即不中断缴费,把过去连同企业缴纳的部分一并自己缴纳,但这样
1,493 2022.05.11 -
01:13
辞职后五险一金自己怎么交辞职后五险一金自己交纳的方式如下:1、由个人全额缴纳,即不中断缴费把过去连同企业缴纳的部分一并自己缴纳;2、如果到外地上班,可以办理保险转移手续,到新的就业地区。不管哪种方法,找到新的工作单位按原帐号继续缴费即可,不用补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6,346 2022.04.17 -
01:21
被公司辞退五险一金怎么办劳动者被辞退后五险一金可以转移,住房公积金可以办理提取。在具备相应的法律条件时,公司可以依法辞退劳动者,但是辞退劳动者的同时,需要办好相应的离职手续,交接好社保关系,并及时支付未支付的工资,以及相应的补偿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
2,01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