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一方不能负担抚养费,我该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百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1)如果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而导致对方拿不到抚养费的话,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2)如果一方拒不交纳人民法院有关抚养费的判答决或者裁定,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协助执行。离婚关于子女的抚养费应当按协议或判(裁)确定的义务履行,这既是法定义务,也是为人父母的基本道义。如果确实没有能力支付抚养费,可以与抚养孩子的一方协议缓付或用其它方式折抵抚养费,假定一方真要是既无财产也丧失了履行能力,另一方则要全额承担抚养责任。抚养费、扶养费、赡养费都是以义务人的履行能力为限,一方丧失了履行能力(假定一方成了植物人),另一方则要全部承担抚养义务,不承担的法律会预以干预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后女方不支付抚养费的,男方可向一审法院反映,由一审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进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义务。如果女方仍然不听劝告,不接受教育,拒不执行判决,根据法律规定,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一审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强制执行。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
离婚后对方不给抚养费我该怎么办
协议离婚如果男方不给抚养费,女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男方支付抚养费。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
2021.04.07 173 -
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该怎么办
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未成年的孩子有要求支付抚养费的权利,可以在监护人的陪同下,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抚养孩子是法定的义务,父母不得拒绝。
2021.04.28 101 -
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该怎么办?
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的办法: 1、双方协议离婚的,可以就抚养费再行协商,协商不成的,起诉处理; 2、双方协议离婚的,依据生效的判决书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021.03.25 102
-
离婚后一方不能承担抚养费该怎么办?
对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有下列情形之一,
2022-04-02 15,340 -
离婚后一方不付抚养费,另一方不给抚养费,我该怎么办
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怎么办? (1)如果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而导致对方拿不到抚养费的话,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如果不给抚养费方存在减少给付情况,那他可以减少给付。减少给付情况,主要指给付一方,
2022-08-20 15,340 -
离婚后女方不管孩子我应该负担哪些抚养费
这种情况如果收入不高,可以要求减少,具体双方协商决定,可以找律师帮忙。
2022-09-03 15,340 -
离婚后一方不承担抚养费怎么办?
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怎么办? (1)如果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而导致对方拿不到抚养费的话,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如果不给抚养费方存在减少给付情况,那他可以减少给付。减少给付情况,主要指给付一方,
2022-08-30 15,340
-
01:14
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怎么办?
离婚之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不支付抚养费用的话,当事人可以代表未成年子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对方支付抚养费用的具体数额以及方式。换句话说,就算双方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的时候,没有就抚养费用达成协议,当事人也可以在离婚之
1,190 2022.05.11 -
01:04
离婚后女方不给抚养费怎么办
对于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不给抚养费的情况,如果是判决离婚的,直接抚养孩子一方可以依据判决书或者调解书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其无经济收入或者无理由拒绝给付抚养费的,可以用其个人财物折抵抚养费用。如果是协议离婚的,只能拿着离婚协议向人民
2,344 2022.05.11 -
00:49
离婚后不给孩子抚养费该怎么办
离婚后不给孩子抚养费,可以向法院起诉。向法院起诉,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当父母之中有任意一方不履行法律所规定的抚养义务时,未成年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不履行抚养义务的父母一方承担; 2、抚养费纠纷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被
559 202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