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借钱可以起诉双方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视情况而定。民事诉讼中,民间借贷纠纷的被告一般情况下应当是借条上的借款人,所以只起诉其中一方。但是根据法律规定,在没有事先书面约定前提,婚姻期间发生债务,属于夫妻俩共担,需要一起偿还,所以,可以起诉夫妻俩。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夫妻一方借钱可以起诉双方,只要该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法律规定,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也即只要债权人有证据证明该债务是债务人为婚后家庭共同生活所负,那么该债务就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债权人可以起诉任意一方或夫妻双方,让其对债务依法承担清偿责任。
视情况而定。民事诉讼中,民间借贷纠纷的被告一般情况下应当是借条上的借款人,所以只起诉其中一方。但是根据法律规定,在没有事先书面约定前提,婚姻期间发生债务,属于夫妻俩共担,需要一起偿还,所以,可以起诉夫妻俩。
-
夫妻欠钱双方被起诉一方到庭可以吗
夫妻欠钱双方被起诉一方到庭是可以的,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义务权利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夫妻因共同债务被起诉,是共同被告。夫妻需要共同偿还,是连带责任人,有共同的义务。如果只有一
2022.04.12 1,310 -
夫妻一方欠债可以起诉双方吗
可以起诉债务人,也可以起诉债务人夫妻两个人。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的不能起诉夫妻两个人。
2021.03.08 689 -
夫妻双方一方借钱另一方要还吗
夫妻中的一方在外借钱,另一方不一定要还。如果是债务人为了夫妻家庭生活或是生产经营在外背负了债务,则该债务算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双方对此就都要进行偿还。如果该债务是一方的个人债务,即没有用于家庭生活,那么该债务属于个人债务,由债务人自行承担即可
2021.04.14 203
-
夫妻一方借钱可以起诉双方吗
视情况而定。民事诉讼中,民间借贷纠纷的被告一般情况下应当是借条上的借款人,所以只起诉其中一方。但是根据法律规定,在没有事先书面约定前提,婚姻期间发生债务,属于夫妻俩共担,需要一起偿还,所以,可以起诉夫
2022-10-14 15,340 -
夫妻一方借钱起诉双方吗
(一)夫妻双方对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约定各自所有,出借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该约定的; (二)出借人与借款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的; (三)借款人所借款项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且出借人出借款项时知道或应当
2022-08-20 15,340 -
一方借钱可以起诉夫妻吗
可以。夫妻一方借款,如果借条没有写明是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应当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债权人起诉时,可以以夫妻共同债务为由,将夫妻双方列为共同被告,承担连带还款的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规定,
2022-10-11 15,340 -
夫妻双方借钱必须夫妻双方一起还吗
看具体情况。一般情况下,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债务为共同债务,夫妻双方都应承担还款责任。但是,如果对方能够证明贷款不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者借款人和债权人明确约定为借款人的个人债务,借款人只需自行
2021-12-30 15,340
-
01:33
夫妻一方股权可以分割吗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如果股权是以一方名义用共同财产购入,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应该参与分割。根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股权应该按照下面的规则处理: 第一,如果双方协商一致,拥有股权的一方可以转让一半给另一方,或者给予对方补偿。如果选取
1,577 2022.04.17 -
01:07
夫妻一方服刑可以离婚吗
夫妻一方服刑是可以离婚的。离婚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但是由于服刑人员人身自由受到一定的限制,采用协议离婚难度较大,因此现实生活中多采取诉讼离婚的方式。根据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如果夫妻一方正在服刑,另一方打算提起离婚诉讼的,可以向原告住所
4,284 2022.05.11 -
01:03
夫妻一方欠债如何起诉离婚
夫妻一方欠债,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话,当事人可以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注意,当事人在提起诉讼的时候,需要向人民法院递交书面的起诉状。而起诉状当中,应当记载以下的内容: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以及相关的事实理由。 具
590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