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关于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如何制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刑法》第251条的规定,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一般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即多次或多人侵权,手段恶劣,造成民族纠纷,民族矛盾的,造成骚乱,示威游行或社会秩序严重混乱,造成不良政治影响的,应立案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一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认定: 1、主体要件:主体为特殊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一般为直接故意; 3、客体要件: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犯罪对象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4、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判刑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该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实施了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
-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如何认定
认定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犯罪对象是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 3、主要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
2022.04.14 360 -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判刑法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认定: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犯罪对象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二、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
2020.06.23 182 -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认定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犯罪对象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二、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四、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
2020.12.14 219
-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如何量刑
一、“情节严重”是构成本罪的前提,它是指手段恶劣,后果严重,影响极坏的情形,一般是已引起民族纠纷的,这里提到的“强制手段”,可以是暴力,也可以是非暴力的(如精神上的胁迫)。二、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主要
2022-08-09 15,340 -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如何判刑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或者强迫少数民族改变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即多次或多人侵犯、手段恶劣、引起民族纠纷、民族矛盾的,造成骚乱、
2022-08-24 15,340 -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应如何量刑
一、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但是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必须是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的:非法
2022-05-15 15,340 -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如何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千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强制少数民族改变
2021-10-02 15,340
-
00:50
我国刑法规定盗窃多少钱构成犯罪
盗窃1000元以上,即满足了盗窃罪的犯罪数额之要求,也就可能构成犯罪。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盗窃罪中的“数额较大”,是指盗窃公私财
714 2022.10.08 -
01:35
少数民族结婚年龄怎么规定的
目前从我国各地现行的各种补充规定或者变通规则来看,关于少数民族结婚年龄, 各自治或者地方均规定“男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女不得早于十八周岁,与此同时, 各自治或者地方的有关规定依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也略有不同,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1、在补充规
1,628 2022.04.17 -
00:56
刑法职务侵占罪如何认定
刑法职务侵占罪的认定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
2,048 202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