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虚假需要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假合同需要负的法律责任是合同无效。合同无效的情形分别有:行为人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效;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签假合同可能会导致合同无效,要负民事责任: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构成合同诈骗罪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虚假合同的认定如下:采取欺诈手段达到签订合同的目的;欺诈者虚假介绍订立合同的主要条款;通过双方履行合同,达到获得非法利益的目的。虚假合同的法律责任:签订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的虚假协议,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涉嫌犯罪的,应负刑事责任。
-
虚假合同的法律责任
当事人签订虚假合同,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利益的,合同应认定为无效。从民事方面来说,依虚假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作为当事人,如果发现自己签订了虚假合同,可以向对方主张民事赔偿责任,要求对方赔偿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给自己一方所造成的损失。如果
2020.12.19 163 -
虚假合同的法律责任
我国法律规定,在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没有有效担保的情况下,以欺骗性质的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骗取较大数额财物并造成较大的损失。在签订合同后携带对方当事人交付的定金、货物、保证金、预付款等,担保证合同履行的财物逃跑,导致上述的款物无法返还的情况
2022.04.12 1,525 -
虚假清算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虚假清算的法律责任如下: 1、承担罚款的法律责任; 2、承担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的法律责任; 3、对其他股东和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破产清算是指宣告股份有限公司破产以后,由清算组接管公司,对破产财产进行清算、
2020.05.29 102
-
虚假合同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双方以虚假意思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应当承担过错赔偿责任;一方以虚假意思与对方签订合同,企图占有对方的财物的,涉嫌构成合同诈骗的,依法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
2022-05-25 15,340 -
虚假合同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如遇,涉嫌诈骗。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建议立即报警,刑事责任取决于诈骗、贷款诈骗等具体行为。民事责任,双方签订虚假合同的,一般当事人在签订合同过程中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021-12-01 15,340 -
虚假合同有哪些法律责任
双方以虚假意思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应当承担过错赔偿责任;一方以虚假意思与对方签订合同,企图占有对方的财物的,涉嫌构成合同诈骗的,依法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
2022-06-01 15,340 -
签订虚假合同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当我们签订虚假合同时,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诈骗,此时将构成犯罪,但具体的处罚方式,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有些虚假合同不会构成犯罪,但无效。《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当事人不得利用
2021-11-20 15,340
-
01:01
合同法的违约责任有哪些
关于合同的法律违约责任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若对方的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无过错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且可以同时请求对方承担赔偿损失的违约责任,以保障自己的损失得到最大程度的赔偿;但是解除合同与继续履行,这两
546 2022.04.25 -
01:04
发包人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发包人和承包人是建设工程合同中的主体,其中,发包人在工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包括: 1、按照约定提供给承包方材料、设备、设计图纸等资料,否则造成的损失由其自己承担,并且赔偿承包方因停工等所造成的损失;2、发包人应当采取措施来弥补因自己的原因导致
1,489 2022.04.15 -
01:25
隐名股东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隐名股东的责任需要视公司成立情况而定: 一、公司合法有效成立的情形: 1.公司股东知道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有明确的协议,规定实际股东为隐名股东,且隐名股东已实际以股东身份行使权利,应确认其股东资格,保护其应有的股东权益,对内承担法定股东责
1,81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