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损害赔偿诉讼时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符合民法典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基于该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 2、符合民法典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基于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 3、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一审时被告未基于民法典规定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 4、综上所述,离婚财产的分割是有诉讼时效的,如果在财产分割之后发现有财产没有分割到的,那么是可以到法院去起诉分割的,当然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起诉,但是如果超过了诉讼的时效,那么法院是不会对案件再进行受理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三年,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离婚损害赔偿诉讼时效的计算是: 1.离婚损害赔偿只能由无过错的一方提起,而且只能在离婚诉讼时或离婚后一年内提起; 2.无过错方作为原告的离婚案件,提起损害赔偿请求,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 3.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案件,可在同意离婚的同时提出损害赔偿请求。
-
离婚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是多久
如果是诉讼离婚,且无过错的一方是作为原告的,则离婚损害赔偿只能在诉讼离婚时提出;如果是协议离婚,或者无过错一方作为被告诉讼离婚的,则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一年,自离婚完成后开始计算。
2021.04.25 124 -
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
财产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算,有无人身损害不影响财产损害赔偿的请求时效。不少民事案件在具体审理的过程中都需要当事人注意其中的诉讼时效问题,对于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来讲,同样也是需要注意这个诉讼时效的。要是当事人超过了诉讼
2021.01.17 466 -
离婚损害赔偿诉讼时效的判决
离婚损害赔偿诉讼时效的计算是:离婚损害赔偿只能只能在离婚诉讼时或离婚后一年内提起;无过错方作为原告的离婚案件,提起损害赔偿请求,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案件,可在同意离婚的同时提出损害赔偿请求。
2021.01.10 169
-
离婚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
一般侵权的损害赔偿,可以在诉讼时效内随时提出,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而离婚损害赔偿请求的提出则有限制条件,即必须以离婚为前提。不离婚则不能主张损害赔偿。这就是说,在婚姻存续期间不得单独主张损害赔偿,否则
2022-03-20 15,340 -
损害赔偿什么时候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
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如果涉及以上情形,在起诉离婚时
2022-10-06 15,340 -
离婚损害诉讼时效
离婚损害诉讼的时效: 1、我国现行法律不支持婚内赔偿,离婚损害在离婚诉讼时或离婚后一年内提起,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单独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无过错方作为原告的离婚案件,提起
2022-05-29 15,340 -
离婚诉讼损害赔偿的时效有多久
离婚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为3年。夫妻一方有重婚、实施家庭暴力等过错的,无过错方可以要求损害赔偿,诉讼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021-08-18 15,340
-
01:07
离婚损害赔偿标准
首先,离婚时,必须有一方存在法定的应当给付损害赔偿的过错,无过错方才可以请求赔偿。另我国婚姻法规定的,无过错方在离婚时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形有:一方重婚的、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另外,具体的损害赔偿金额是以当事
999 2021.04.25 -
01:10
离婚损害赔偿多少
首先,离婚时,必须有一方存在法定的应当给付损害赔偿的过错,无过错方才可以请求赔偿。另我国婚姻法规定的,无过错方在离婚时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形有:一方重婚的、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另外,具体的损害赔偿金额是以当事
1,810 2021.03.24 -
01:10
离婚损害赔偿如何认定
离婚损害赔偿的无过错方可以请求加害方进行损害赔偿,符合下列情形可以认定离婚损害赔偿: 1、夫妻中的一方具有有配偶者与他人或明知他人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的违法行为; 2、和别人同居,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3、
600 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