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对交通事故致死判刑标准是哪些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车方司机是否会被判刑要等交警队出具的事故认定书后才知道,因此事故为死亡一人的重大交通事故,如交警判车方至少负主责或全责的,车方司机才有可能以交通肇事罪被提起公诉。但据本人看,除非事发地点设有人行横道(未设置人行横道灯,如设置了就按灯号通行)且行人是走人行横道,车撞上了人就是车方的全部责任。但如果事发地点虽设有人行横道而行人没有走人行横道或者在没有设人行横道的情况下随意横穿马路的,那么行人也应承担相应的事故责任,这种情况下车方只要不承担主责或以上责任的,则应不会构成交通肇事罪。 至于如何赔偿对方,还是要以事故认定为基准,按责赔付。不过要先减去车方交强险的一万医疗费及十一万死亡赔偿金限额赔付费用外,其他的总损失再按责分担(这是考虑车方至少承担次责的前提下分析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我国对交通事故逃逸的判刑标准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不构成犯罪的,不判刑。
我国对交通事故逃逸判刑的标准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我国对交通事故逃逸判刑标准是什么样的?
我国对交通事故逃逸的判刑标准如下:如果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且逃逸的,依法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0.02.24 124 -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交通事故骗保判刑标准
行为人利用交通事故骗取保险的,可能构成《刑法》中的保险诈骗罪,应当适用的判刑处罚标准如下: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2020.10.10 102 -
交通事故致死的赔偿标准有哪些
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可以请求对方支付因抢救治疗所支付的各项费用,如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可以根据医疗机构的收款凭证确定赔偿金额。 此外还可以要求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丧葬费按
2020.02.09 154
-
我国法律对交通事故致死怎样判刑是怎样规定的呢?
主要是看死亡人数和驾驶员在事故中的责任,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
2022-07-25 15,340 -
我国法律对敲诈罪量刑标准是哪些呢?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物。触犯本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
2022-07-29 15,340 -
我国对交通事故逃逸判刑标准是什么
我国对交通事故逃逸的判刑标准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不构成犯罪的,不判刑。
2022-06-07 15,340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判刑标准是什么
重大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判刑标准:根据《刑法》第133条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
2022-07-15 15,340
-
01:20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赔偿标准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肇事者需要承担的赔偿责任标准为: 1、需要赔偿受害方的丧葬费用,即办理丧葬事宜的必需的费用。其标准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六个月总额计算。 2、赔偿受害方的死亡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包括对死者家属的抚慰金及死者
793 2021.04.22 -
01:03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车祸导致人死亡的刑事罪名有:交通肇事罪、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 交通肇事罪规定如下: 因为违反规定的原因,导致发生重大车祸,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财产受到重大损失的,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别的特别恶劣情况的,
5,635 2022.04.17 -
01:12
交通事故我全责对方死亡判几年
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造成了对方死亡的结果,并且对该起交通事故负有全责,此种情况下,行为人就触犯了交通肇事罪,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是,具体会被处何种刑罚以及多少刑期,还是需要结合具体的犯罪情节严重程度来判断。 《刑法》第一百
898 202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