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已羁押一年半之久的案件仍未宣判?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被羁押一年半才作出判决的犯罪嫌疑人,如果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下,则不需要执行刑罚,应当进行释放。而有期徒刑的期限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除非第五十条或第六十九条规定的特殊情况。根据第四十六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其他执行场所执行,而有劳动能力的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根据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因此,对于被羁押一年半才作出判决的犯罪嫌疑人,如果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下,则不需要执行刑罚,应当进行释放。
《刑法》第四十五条,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条、第六十九条规定外,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第四十六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第四十七条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犯罪嫌疑人被先行羁押的,如果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的,被羁押一年半才作出判决的,不需要现执行刑期,应该进行释放。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
没宣判之前的羁押时间算不算
不算。判刑前羁押时间不算,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徒刑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刑之前的先期羁押可以相应的折抵刑期。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2020.04.09 186 -
看守所羁押半年后判刑一年半还要在监狱服刑多久
在看守所羁押了半年后,法院判刑一年半,还需要在监狱服刑一年。在判决之前的羁押,可以折抵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有期徒刑刑期一日,看守所会根据服刑人员所判的刑期分押不同警戒级别的监狱。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有
2022.05.09 1,073 -
叔叔的案件一审已经宣判了,一审宣判后多久可以上诉
上诉期是,签收判决书之次日起15日内。缓刑不能当庭释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
2024.07.02 31
-
羁押1年半为什么还不判刑?
犯罪嫌疑人被先行羁押的,如果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的,被羁押一年半才作出判决的,不需要现执行刑期,应该进行释放。 《刑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条、第六十九条规定外,为六个月以上十
2023-08-07 15,340 -
羁押一年半应该怎么判缓刑
拘役一年半判缓刑:《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
2023-07-07 15,340 -
刑事案件不羁押当庭宣判有效吗
具体取决于情况。判决不同,是否立即拘留,以及采取的措施也会有所不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百五十五条规定,一审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缓刑的罪犯,不
2021-12-09 15,340 -
什么原因让人判刑没有羁押一年半
犯罪嫌疑人被先行羁押的,如果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的,被羁押一年半才作出判决的,不需要现执行刑期,应该进行释放。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
2023-10-17 15,340
-
00:46
判一年半一般坐多久可以出来判一年半一般坐多久可以出来,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定。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的,符合减刑的适用规定。最多可以减刑九个月。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
4,313 2022.04.17 -
01:25
羁押期最长多久羁押期限自公安机关拘留犯罪嫌疑人开始,历经公安机关侦查阶段、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和人民法院审判阶段。 侦查阶段羁押期限分为拘留期限和逮捕期限。逮捕前拘留期限最长37天。逮捕前的37天被刑事案件律师称为刑事辩护的“黄金37天”,因为一旦犯罪嫌
1,100 2022.04.15 -
01:31
羁押是什么意思羁押不是是一种单独的强制措施,是依附于拘留,逮捕之上的一种自然状态,指在一定的期限内对被拘留或逮捕的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手段。羁押有利于防止犯罪嫌疑人毁灭证据、串供、逃跑、自杀等有利于保证侦查起诉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依据保障人权和无罪推
5,41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