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后重新犯罪的相关内容是怎么规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按相关法律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六条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可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于罪犯符合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可以减刑”条件的案件,在办理时应当综合考察罪犯犯罪的性质和具体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原判刑罚及生效裁判中财产性判项的履行情况、交付执行后的一贯表现等因素。
申请假释的相关规定如下:被判处有期犯罪分子,执行原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认真遵守监管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确实有悔改表现,无再犯罪的危险,可以假释。有特殊情况,经最高法院批准,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犯罪分子决定假释,应考虑假释对居住社区影响。
-
假释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申请假释的流程为: 1、由执行强制劳动改造的监狱向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并附材料; 2、人民法院审查其材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齐备、程序是否合法; 3、人民法院在审查案件材料后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裁定予以假释。
2020.07.23 162 -
相邻权的内容和相关规定有什么?
相邻权的基本内容有: 1、对相邻不动产为特定使用的权利。即为自己不动产的使用便宜有必需或必要时,在相邻不动产上所为的特定使用。 2、限制相邻不动产使用人对其不动产为特定行为的权利。
2021.01.09 248 -
产假的最新规定内容是什么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家规定的产假分别列为以下几项: 1、基本产假98天,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 3、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产假15天。 5、
2020.08.24 131
-
累犯不能假释的相关内容是怎么规定的?
第六十五条【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
2022-08-04 15,340 -
三类罪犯减刑假释的相关内容是怎样规定的
2016年并没有新的政策和规定,现在执行2014年初,中共中央政法委出台《关于严格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切实防止司法腐败的意见》。所谓三类罪犯是指:职务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组
2022-10-08 15,340 -
假释重新犯罪的规定是什么
第八十六条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
2022-07-11 15,340 -
假释的适用条件的相关内容是怎么规定的?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
2022-08-07 15,340
-
01:13
假释期犯新罪要重判吗对于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犯罪分子,根据《刑法》第七十一条、第八十六条的有关规定,属于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新罪的情形,此时应当撤销假释、缓刑。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已经执行完毕的刑期进行扣除,将剩余没有执行
1,122 2022.04.17 -
01:14
虚假诉讼罪的最新规定是什么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关于虚假诉讼罪的最新规定:凡是以虚构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并涉嫌妨害到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管制,并予以罚金处罚;导致严重的情节,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285 2022.04.17 -
01:16
假释的定义是什么假释是刑法中一项重要的刑法执行制度,正确的适用有利于鼓励犯罪分子服从教育和改造,使其早日回归社会。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患有严重疾病、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
4,45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