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钱不还,能告他诈骗吗,会怎样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欠钱不还,是民事纠纷,不是诈骗。如果在借钱(欠钱)时就有欺骗、欺诈的故意,就有不想归还的想法,才可能是诈骗行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区别民事借贷纠纷和诈骗犯罪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行为获取的款项是否存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所谓“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指行为人意图使用非法手段对他人所有的财物行使事实上的占有、使用、收益或处分权,从而侵犯他人对某一特定财物的所有权的正常行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定: 一是看借款人与贷借人在借贷时的相互关系。一般民间借贷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而诈骗则往往发生在双方相识不久,采取欺骗的手段骗取对方的信任。 二是看发生借贷关系的原因。正常的借贷关系中,借款人确实遇到了困难,一时无力解决,才向他人借贷。而以借贷为名实行诈骗的,则往往是编造虚假的困难事实,或以高利息等利益为诱惑,骗取他人同情或信任。 三是看借款人是否愿意归还及不能按期归还的原因。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欠钱不还要告他诈骗应当要有证明行为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方法骗取出借人数额较大财产的证据,否则借款人就不构成诈骗。
朋友之间借钱,立有借据,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即债权债务关系,所以不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在借钱(欠钱)时就有欺骗、欺诈的故意,就有不想归还的想法,才可能是诈骗行为。 构成诈骗罪需要具备以下要件: (一)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二)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三)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四)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
欠钱不还可以告他诈骗吗
朋友之间借钱,立有借据,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即债权债务关系,所以不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在借钱(欠钱)时就有欺骗、欺诈的故意,就有不想归还的想法,才可能是诈骗行为。 构成诈骗罪需要具备以下要件: (一)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
2020.01.31 161
-
欠钱不还,能告他诈骗吗,会怎么处理
欠钱不还,是民事纠纷,不是诈骗。如果在借钱(欠钱)时就有欺骗、欺诈的故意,就有不想归还的想法,才可能是诈骗行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2022-08-12 15,340 -
借钱不还会怎么样?能告他诈骗吗?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1〕7号)第一条关于借钱不还能否告他诈骗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
2022-07-16 15,340 -
欠钱不还能不能告他诈骗罪
朋友之间借钱,立有借据,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即债权债务关系,所以不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在借钱(欠款)时就有欺骗、欺诈的故意,就有不想归还的想法,才可能是诈骗行为。
2022-12-06 15,340 -
有人欠钱不还能告他诈骗罪吗
朋友之间借钱,立有借据,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即债权债务关系,所以不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在借钱(欠款)时就有欺骗、欺诈的故意,就有不想归还的想法,才可能是诈骗行为。
2022-11-03 15,340
-
01:08
欠钱不还可以告诈骗吗
个人借贷很少涉及刑法,一般都由债权人到法院起诉债务人,属于民事诉讼,不涉及诈骗。但是如果属于以下情形之一的,涉嫌诈骗罪: 1、债务人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他人公私财物的,属于借贷式诈骗,债务人涉嫌诈骗罪; 2、
729 2022.04.17 -
01:18
诈骗罪还了钱还能告吗
诈骗罪还了钱还是可以告的。还钱属于承担民事责任。刑事犯罪是国家处罚,犯罪事实已经发生,就要求犯罪嫌疑人承担刑事责任。还了钱,是量刑情节,但并不能免除其刑事责任。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
2,109 2022.04.15 -
01:00
怎样告欠钱不还的人
对欠钱不还的人起诉流程如下: 1、由原告提交诉状,向法院立案庭申请立案。在起诉时,原告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申请财产保全,申请财产保全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债权; 2、法院对立案申请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发出案件受理通知书; 3、原告
475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