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纠纷起诉状怎么写有什么法律依据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诉状可以立案的写法为应当载明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原告的姓名、性别、民族、年龄、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住所、联系方式;被告的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姓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关于期间、送达、财产保全、开庭审理、调解、中止诉讼、终结诉讼、简易程序、执行等,以及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受理、审理、裁判、执行的监督,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当得利纠纷的概念是:没有正当理由获得的利益。对于不当得利,受益人应返还所获利的全部财产。善意受益人将应返还的利益无偿让与第三人而主张所受利益己不存在的,利益受损人可基于物权的追及效力向第三人主张返还。
票据纠纷起诉状需要包含的内容有诉讼参与人基本信息;应当写明需要对方给付的具体标的,分点描述;说明事实情况,内容应当全面完整,但语言应简洁,不能过于繁琐。
-
不当得利的法律依据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法律依据为:不当得利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
2021.01.05 159 -
不当得利返还的利息有什么法律依据吗
返还不当利益请求权的标的的范围,也就是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 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依其受利益是否善意而不同。 1、受益人为善意的。即受益人于取得利益时不知道自己取得利益无合法的根据。 于此情况下,若受损人的损失大于受益人取得的利益,即受益人
2021.03.12 201 -
不当得利诉状范文怎么写
不当得利纠纷起诉状要写原告被告基本信息。诉讼请求: 1、判决被告二向原告书面告知被告一的持卡人的姓名、身份、住所及联系方式等详细信息资料。 2、判决两被告承担返还原告人民币XX元的连带责任。 3、本案的诉讼费用由被告二承担。事实与理由。
2021.04.26 949
-
不当得利纠纷起诉状怎么写
①原物返还,即当原物尚存时,应返还原物。 ②作价返还,即如果原物已不存在,则可作价偿还。 关于价额的计算方法,通说认为,当受益人所受利益为劳务时,其价额为劳务的通常报酬;当原物因附合而丧失所有权时,应
2022-08-12 15,340 -
不当得利纠纷起诉状要怎么写?
债权债务是不能单独出现的,有债权就一定会有债务。债权债务可以转移也可以因债务人的偿还行为而消失。但不管是债权债务的转移还是债权债务的消失都必须符合相应的法律规定。不当得利纠纷的起诉状的回答可以阅读以上
2023-07-27 15,340 -
不当得利纠纷起诉状写什么内容?
债权债务是不能单独出现的,有债权就一定会有债务。债权债务可以转移也可以因债务人的偿还行为而消失。但不管是债权债务的转移还是债权债务的消失都必须符合相应的法律规定。不当得利纠纷的起诉状的回答可以阅读以上
2022-07-30 15,340 -
依据什么法条法院可以起诉不当得利纠纷?
不当得利,适用于因不当得利事实而引起权利义务争议的纠纷案件。不当得利纠纷,是指因没有合法根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损失的事实产生的纠纷。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2023-06-16 15,340
-
01:08
合同纠纷起诉状怎么写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首先,起诉状的开头要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址以及联系电话、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信息。如果有诉讼代理人的,还要写明代理人的身份
1,832 2022.04.17 -
01:21
股权转让纠纷起诉状怎么写
股权转让纠纷民事起诉状中,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1、原告和被告的基本身份信息。主要包括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址以及联系电话。或者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
789 2022.06.15 -
01:08
房屋确权纠纷起诉状怎么写
房屋确权纠纷的起诉状应按照以下内容书写:1、原被告身份信息。2、诉讼请求。3、事实与理由。起诉状中的事实与理由应当简明扼要地阐述清楚,不必详细陈述观点,详细意见可以在开庭时向法官陈述,也可以在开庭后向法院提交补充说明。4、致有管辖权的人民法
1,40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