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产假扣工资可以当劳动仲裁打破产假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陪产假扣工资可以劳动仲裁。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男职工在休陪产假期间,被用人单位扣工资的,是属于劳动侵权的情形,男职工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利益的。 【相关延伸】 问:陪产假扣工资是否合法? 答:陪产假扣工资是不合法的。 陪产假期间,用人单位同样要向职工支付工资的。陪产工资结算的方式有两种: 1、若是用人单位有为职工买生育保险的话,职工休陪产假期间的工资则由用人单位向相关部门申请。陪产假期间工资一般是按照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标准来支付的,若是职工工资高于当时社会平均工资标准,则由用人单位补差额。 2、若是用人单位没有为员工购买生育保险,那职工在休陪产假期间的工资则是按照职工合同工资的标准来支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陪产假不会扣工资。法律只对女职工的产假作出明确的规定,对男职工的陪产假是没有法律规定的,陪产假只出现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条例中,由当地的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规定,不同的地区,陪产假的天数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对于工资的规定是一样的,那就是不可以扣除男职工的工资,必须足额的发放,不得以陪产假的理由扣除职工的工资。
当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1、现在保存好能够证明是该单位员工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作证,及工资发放证明等。 2、等到产假休完后,如果该单位仍不支付产假待遇,可以考虑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然后,再考虑申请劳动仲裁。
-
陪产假要扣工资吗
陪产假不能扣工资,视为出勤,按正常工资发放。陪产假法律未作出规定,由地方法规规定,比如湖南省男职工陪产假为二十天,河南省男职工陪产假为一个月。用人单位克扣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2021.12.05 1,052 -
陪产假要扣工资吗
陪产假不会扣工资。法律只对女职工的产假作出明确的规定,对男职工的陪产假是没有法律规定的,陪产假只出现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条例中,由当地的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规定,不同的地区,陪产假的天数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对于工资的规定是一样的,那就
2021.12.13 1,449 -
可以进行产假工资仲裁吗
可以。公司在女职工产假期间不发放工资是不合法的。产假期间公司不发工资,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第12条规定,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或者当地劳动部门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
2020.10.02 551
-
陪产假扣工资可以劳动仲裁吗
陪产假扣工资可以劳动仲裁。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男职工在休陪产假期间,被用人单位扣工资的,是属于劳动侵权的情形,男职工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利益的。 【相关延伸】 问:陪产假扣工资是否合法?
2022-11-16 15,340 -
陪产假扣工资是否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陪产假扣工资可以劳动仲裁。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男职工在休陪产假期间,被用人单位扣工资的,是属于劳动侵权的情形,男职工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利益的。 【相关延伸】 问:陪产假扣工资是否合法?
2022-12-13 15,340 -
劳动仲裁员扣陪产假工资合理吗
陪产假扣工资可以劳动仲裁。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男职工在休陪产假期间,被用人单位扣工资的,是属于劳动侵权的情形,男职工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利益的。 【相关延伸】 问:陪产假扣工资是否合法?
2023-01-09 15,340 -
陪产假扣工资劳动仲裁给不起吗
陪产假扣工资可以劳动仲裁。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男职工在休陪产假期间,被用人单位扣工资的,是属于劳动侵权的情形,男职工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利益的。 【相关延伸】 问:陪产假扣工资是否合法?
2022-11-22 15,340
-
01:00
男员工陪产假工资发放标准男员工陪产假工资发放标准如下: 1、若是用人单位有为职工买生育保险的话,职工休陪产假期间的工资则由用人单位向相关部门申请。陪产假期间工资一般是按照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标准来支付的,若是职工工资高于当时社会平均工资标准,则由用人单位补差额; 2、
10,539 2022.05.11 -
00:55
陪产假不批违法吗陪产假不批不违法。陪产假,又名陪护假,即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陪产假做出明确的规定,具体要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规定,基本都见于各地的计划生育条
4,375 2022.04.17 -
00:51
劳动仲裁撤诉后可以再仲裁吗劳动仲裁撤诉后,可以再仲裁。撤诉分为已按撤诉处理和申诉人申请撤诉。只要符合受理条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需要再次立案审理。申请仲裁时效期间从撤诉那天重新开始计算。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需要从劳动争议发生那天起的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
3,79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