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具有走私犯罪的主观故意与主观的故意怎么认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主观的故意需要判断: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关于走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观故意的认定问题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偷逃进出境货物、物品的应缴税额,或者逃避国家有关进出境的禁止性管理,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应认定为具有走私的主观故意。 走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从事的行为是走私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明知”,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 (一)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的货物、物品的; (二)用特制的设备或者运输工具走私货物、物品的; (三)未经海关同意,在非设关的码头、海(河)岸、陆路边境等地点,运输(驳载)、收购或者贩卖非法进出境货物、物品的; (四)提供虚假的合同、发票、证明等商业单证委托他人办理通关手续的; (五)以明显低于货物正常进(出)口的应缴税额委托他人代理进(出)口业务的; (六)曾因同一种走私行为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的; (七)其他有证据证明的情形。 六、关于行为人对其走私的具体对象不明确的案件的处理问题 走私犯罪嫌疑人主观上具有走私犯罪故意,但对其走私的具体对象不明确的,不影响走私犯罪构成,应当根据实际的走私对象定罪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行政处罚主观故意的认定
行政处罚主观故意体现在直接故意或者间接故意。相关法律以过错推定为前提的过错归责原则,行政机关没有义务证明当事人对违法行为负有主观过错,当事人如果对行政处罚存有异议的,应举证证明自己在主观上没有过错。作为案件事实的一部分,工商机关在案件调查中
2020.07.03 1,630 -
帮信罪主观故意怎么认定
事先通谋。事前约定为正犯提供帮助的,两者构成具体犯罪的共犯。事中承继。正犯已实施部分犯罪活动,帮助者以帮助的故意继续实施帮助行为,为承继的帮助犯。事后帮助。正犯已既遂,后续通过他人为其提供渠道进行转移、毁灭罪证等,由于在既遂后的帮助。
2020.03.27 188 -
主观故意偷税罪怎么认定?
偷税罪主观故意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犯此罪,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2020.10.31 145
-
如何认定行为人具有走私犯罪的主观故意与主观的故意,走私犯罪主观
主观的故意需要判断: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关于走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观故意的认定问题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
2022-04-05 15,340 -
行为人具有走私犯罪的主观故意与主观故意如何认定
主观的故意需要判断: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关于走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观故意的认定问题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
2022-04-27 15,340 -
行为人如何认定行为人具有走私犯罪的主观故意与主观的故意
主观的故意需要判断: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关于走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观故意的认定问题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
2022-04-08 15,340 -
如何认定走私犯罪的主观故意与主观故意
主观的故意需要判断: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关于走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观故意的认定问题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
2022-04-22 15,340
-
00:49
销售假药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有哪些规定
1、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销售者违反国家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销售假药的行为是指一切有偿提供假药的行为。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即符合本罪成立的法定结果,这说明本罪在犯罪形态上属危险犯。而销售假
716 2022.04.17 -
01:05
故意伤害罪怎么认定
故意伤害罪,是指针对故意地违反法律,从而对他人身体健康实施损害的行为而定的罪,主要特征是:故意伤害的对象是别人的身体健康,如果是自己身体健康的,一般不构成犯罪,有特殊情况除外;具体表现为行为人对别人的身体实施了损害的行为。 故意伤害罪的认定
1,257 2022.04.15 -
01:10
故意杀人罪的定义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杀害他人的行为。行为人在实施故意杀人的行为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危害结果的发
2,26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