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泄露生产技术可否申请劳动仲裁?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合同条款中规定员工在本公司学到的生产技术不得外传,合同期满后不得将该技术应用于其他企业,违者需支付违约金。但员工跳槽别家企业后将先前所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这名员工已经违背了保守商业秘密的约定,根据《关于劳动争议案中涉及商业秘密侵权问题的函》第二条的规定,签订保密协议条款的公司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 具体可参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劳动争议案中涉及商业秘密侵权问题的函 二、劳动合同中如果明确约定了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内容,由于劳动者未履行,造成用人单位商业秘密被侵害而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并依据有关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作出裁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先了解案情,确定存在劳动关系的单位,即找到被申请人。 2、确定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一般是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委员会管辖。 3、写好《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4、准备证据,可以把《劳动合同》、工资单、社保明细等书面材料准备好,如果有录音可以刻成光盘等。 5、把《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和相关的证据材料交给劳动争议仲裁委,准备一式三份,交两份给劳动争议仲裁委,自己留一份(如果是劳务派遣,需要一式四份)。 6、劳动争议仲裁委在收到材料后,会在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会通知劳动者。如果受理,会把开庭时间一并通知。
不会泄露技术。在申请之后,一般地,发明专利申请要18个月才能公开(申请人可以要求提前公开)。在这期间的流程中,相关部门负有保密义务,公众是无法获知申请内容的,实质审查员也是无法获知内容的。专利实质审查是由专职审查员做出的,他们的工作就是审查,他们和业界没有什么关系,可以避免同行评审的情况,也就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盗用的发生。
-
员工申请劳动仲裁技巧是怎样的
员工理解案情,找到被起诉人,确定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位。接着确定进行仲裁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准备证据,写好《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准备《劳动合同》、工资单、社保明细等书面材料,一式三份,两份交给劳动争议仲裁委,自己留一份。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
2022.04.12 938 -
劳动仲裁员工申请应答技巧有哪些
1、先了解案情,确定存在劳动关系的单位,即找到被申请人。 2、确定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一般是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3、写好《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4、准备证据,可以把《劳动合同》、工资单、社保明细等书面材料准备好;等等。
2020.02.24 246
-
员工泄露生产技术可否申请?
XX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合同条款中规定员工在本公司学到的生产技术不得外传,合同期满后不得将该技术应用于其他企业,违者需支付违约金。但员工跳槽别家企业后将先前所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这名员工已经违背
2022-11-02 15,340 -
员工申请劳动仲裁技巧
员工申请劳动仲裁技巧: 1、了解案情争议的焦点,确定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2、携带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和相关证据材料申请仲裁; 3、有条件的,可以聘请律师代理案件。
2022-06-08 15,340 -
员工泄露公司的生产技术怎么办
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合同条款中规定员工在本公司学到的生产技术不得外传,合同期满后不得将该技术应用于其他企业,违者需支付违约金。但员工跳槽别家企业后将先前所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员工已经违背了保守商
2022-11-02 15,340 -
员工泄露生产技术,公司如何处理
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合同条款中规定员工在本公司学到的生产技术不得外传,合同期满后不得将该技术应用于其他企业,违者需支付违约金。但员工跳槽别家企业后将先前所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员工已经违背了保守商
2023-06-12 15,340
-
00:53
异地申请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一般是不能异地提起的。因为劳动争议通常会让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管辖。申请劳动仲裁,要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劳动部门才会进行受理、审核,而且在发生劳动争议时,必须要规定
2,576 2022.05.11 -
00:51
哪些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的争议如下: 1、确认劳动关系是否存在的争议; 2、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制度是否合法合理发生的争议; 3、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费用是否合理而发生的争议。 当事人可以提出书面申诉,劳动仲裁委员会将审查其申诉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并
1,144 2022.09.09 -
00:55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间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间的规定如下: 1、对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仲裁时效是相对比较短的,劳动争议发生一年之内,这是一般时效。但是也有特殊时效:比如欠薪加班工资,时效不受限。在劳动关系存
2,87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