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关于遗失物的规定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遗失物指非基于遗失人的意志而暂时丧失占有的物,遗失物只能是动产,遗失物的拾得属于事实行为,不以拾得人有行为能力为必要。 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根据《物权法》第10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物权法》将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根据《民法典》第314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遗失物是非基于遗失人的意志暂时丧失占有的物。具体规定是:所有权人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应及时通知领取;不知道权利人的,发布招领公告。
关于遗失物的法律规定,《物权法》规定,当事人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找不到失主的,应当送交有关部门。 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
关于遗失物的法律规定有什么
关于遗失物的法律规定有: 1、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2、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2021.04.04 193 -
关于占有遗失物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遗失物拾得,指发现且实际占有该遗失物,是发现与占有两者相结合的行为。发现是指认识物之所在,而占有是对物在事实上的支配管领能力。发现与占有缺一均不可构成拾得。需要注意的是,拾得并非一定以拾得人在物理上予以支配,依一般社会观念即可。拾得遗失物为
2021.03.27 163 -
法律关于遗失物的规定
关于遗失物的问题的法律规定如下: 1.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所有权人,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2.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3.拾得人要妥善保管遗失物,如果因为拾得人的过错或者重大
2021.01.02 319
-
关于遗失物的条件是什么
遗失物的条件: (1)须占有人丧失占有; (2)占有丧失非出于占有人自身意思,占有人如果故意放弃占有,则为所有权的抛弃行为,将作无主物处理。占有辅助人或直接占有人未经主人同意,私自抛弃动产,应认定为非
2023-02-17 15,340 -
关于遗失物我国立法是怎么规定的
关于遗失物我国法律规定如下: 1.遗失物不适用善意取得。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 2.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3.遗失物在交给有
2023-01-24 15,340 -
关于遗失物的问题的法律规定
关于遗失物的问题的法律规定如下: 1.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所有权人,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2.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3.拾得人要妥善
2023-02-27 15,340 -
关于遗失物我国立法是如何规定的
关于遗失物我国法律规定如下: 1.遗失物不适用善意取得。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 2.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3.遗失物在交给有
2023-02-20 15,340
-
00:54
遗弃罪的规定是什么
遗弃罪是指行为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具体表现为行为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的行为。情节恶劣是指造成被害人无力生活、走投无路、
692 2022.04.25 -
01:22
遗嘱继承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根据《继承法》相关的规定,我国的公民可以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立遗嘱处分其个人的财产,并可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立遗嘱将个人的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多人继承。公民也可立遗嘱将其个人的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遗嘱可以分为:
857 2022.04.17 -
01:21
民法典关于财产分割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民法典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法院按这一原则判决夫妻财产的前提是财产是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如果财产分别是夫妻的个人财产,则不能用本
1,91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