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建议书的立法依据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缓刑建议书。
依据《刑法》,犯罪分子如果符合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适用缓刑的条件的,有关机关可以提出缓刑建议书。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四条 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有关司法建议的条文散落分布在《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规范中,更多的司法建议规定显见于各种政策性文件中。有学者认为《人民法院组织法》也是法院开展司法建议工作的法律依据。该法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用它的全部活动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其中“全部活动”包括司法建议工作。
量刑建议权的理论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量刑建议权是公诉人依照法律所享有的在庭审过程中向法官提出量刑建议的权力。
-
量刑建议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量刑建议权的理论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量刑建议权是公诉人依照法律所享有的在庭审过程中向法官提出量刑建议的权力。
2020.12.04 307 -
判缓刑的依据是什么
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
2020.07.19 145 -
判缓刑的依据是什么啊?
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
2020.04.23 119
-
检察建议书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与原审判决相悖,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
2021-11-03 15,340 -
缓刑制度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
2022-05-29 15,340 -
缓刑依据法律规定是什么
《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
2022-07-24 15,340 -
缓刑条件是什么法律依据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
2022-07-20 15,340
-
00:53
缓刑会不会写在量刑建议书
缓刑会不会写在量刑建议书,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建议书是针对案件的事实情节认罪态度,对使用的刑罚做出一个量刑的建议,有可能会写建议缓刑的。但是缓刑的适用对象包括三个条件:1、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不关
2,238 2022.04.17 -
00:59
行政行为违法判决的依据是什么
行政行为违法判决的依据包括:1、证据确凿,即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确认的事实,具有充分证据证明其真实存在;2、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即适用了应当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具体的条文款项;3、符合法定程序,有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时,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必须严格
2,149 2022.04.15 -
01:11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
5,328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