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双倍违约金有法律效力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合同双倍违约金如果过分高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因为违反了法律规定。《民法典》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同双倍违约金没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只能按照合同约定要求对方支付违约金,不能要求对方支付双倍违约金,如果违约金约定过低,可以向法院申请予以增加。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一、二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目前我国法律中只有双倍定金的法律规定,双倍违约金一般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违约金高于损失的30%,一般就可以认定为违约金过高,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减少。
-
合同的双倍违约金有法律效力吗
合同双倍违约金如果过分高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因为违反了法律规定。《民法典》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
2021.01.02 142 -
合同双倍违约金法律效力如何
目前我国法律中只有双倍定金的法律规定,双倍违约金一般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违约金高于损失的30%,一般就可以认定为违约金过高,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减少。
2021.02.13 104 -
合同上的违约金有法律效力吗
合同上的违约金有法律效力。若是符合法律规定和合同双方之间的约定的,可以认定为有效。双方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数额或者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2021.08.02 92
-
合同双倍违约金有法律效力吗
目前我国法律中只有双倍定金的法律规定,双倍违约金一般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违约金高于损失的30%,一般就可以认定为违约金过高,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减少。
2023-03-07 15,340 -
合同双倍违约金有法律效力吗?
合同双倍违约金如果过分高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就是无效的。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
2022-11-15 15,340 -
合同双倍违约金的法律效力
合同双倍违约金如果过分高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就是无效的。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
2023-08-17 15,340 -
合同双倍违约金是有法律效力吗
目前我国法律中只有双倍定金的法律规定,双倍违约金一般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违约金高于损失的30%,一般就可以认定为违约金过高,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减少。
2022-11-08 15,340
-
01:06
不付定金合同没有法律效力吗
不付定金的情况下,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一概而论。不付定金就导致合同没有法律效力的情形,可能发生在“立约定金”中。也就是需要双方约定以交付定金,作为主合同成立或者生效条件。实践中未特别约定定金功能,一般系违约定金。具体而言,根据双方赋予定
1,725 2022.04.15 -
01:38
合同违约金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合同违约金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关于合同违约金的最新法律规定,就是我国在2020年颁布的民法典。但是在民法典正式生效之前,合同法仍然有效,因此我国合同法也是合同违约金的有效法律依据之一。根据合同法以及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违约金就是指,合同双方
1,690 2022.04.17 -
00:51
传真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传真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以传真的形式达成协议的,内容符合合同构成要件的,合同承诺内容的传真到达对方手中时便已经成立;传真合同文本同样具有证明合同成立的证明能力,但是在实践中仍然需要其它的证据来进行补强,比如电信公司传真电话的记录单。未
512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