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返还范围问题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当得利返还的范围有哪些? 不当得利是指在一定情况下,某人获得了不应得的利益,并且因此给他人造成了损失。受益人返还不当利益请求权的标的的范围,也就是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依据受益人获得利益时是否善意而有所不同。 1. 受益人善意的情况下,受益人返还的不当利益可以是原物、原物所生的孳息、原物的价金、使用原物所取得的利益,也可以是其他利益。如果受损人的损失大于受益人取得的利益,那么受益人返还的利益仅以现存利益为限。如果利益不存在,那么受益人不负返还义务。如果受益人受有的利益大于受损人的损失,那么受益人返还的利益范围以受损人受到的损失为准。 2. 受益人恶意的情况下,受益人应当返还其所取得的全部利益,即使其利益不存在,也应负责返还。如果受益人所得到的利益少于受损人的损失,那么受益人除返还其所取得的全部实际利益外,还须就其损失与得利的差额另行赔偿。 3. 如果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时是善意的,但后来变为恶意,那么受益人返还的利益范围应以恶意开始时的利益范围为准。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包括: (一)一方取得财产上的利益。取得财产上的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实而增加财产总额。 (二)他方受有损失。指因一定的事实,使他人的财产总额减少。 (三)取得利益与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不当得利的成立,以利益和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条件。 (四)没有法律上的依据。没有法律上的依据是指获得利益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不当得利的返还范围是怎样的 不当得利之债的基本内容便是受损人取得的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1、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 善意受益人指于受益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的受益人。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的范围以现存利益为限,现存利益的确定时期为受益人受利益返还请求之时,于此时非现有的利益,受益人的返还义务以原物为主,当原物依性质或其他情事,如消费、消耗、出卖、被盗、遗失等不能返还时,于现存利益范围内受益人应偿还价额。免负返还义务。 现存利益: (1)原物以及利用原物(物或权利)衍生的其他利益,如法定孳息。 (2)受益人取得的利益经消费而不存在,但受益人因消费不当取得的他人利益而使自己节省的消费支出。 (3)受益人取得利益原形不存在,但受益人因之取得的对第三人损害赔偿请求权、保险金请求权、对价请求权等代偿利益。 善意受让人为取得利益或维持利益所支出的费用,可以在返还现存利益时,要求权利人偿还有关费用或从现存利益中予以扣除。 2、恶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 恶意受益人是指明知无法律的原因而取得利益的受益人。基于得撤销而经撤销的行为所为的恶意受益人负担较善意受益人严厉的返还义务,应当返还其当初所受的一切利益、本于该利益所生的利益以及当初所受利益的利息。 若恶意受领的利益不存在,不论其不存在的原因如何,受益人都应当如数偿还,不得主张因利益不存在而免除偿还义务。给付,受领人知其撤销原因的,也视为明知无法律上的原因。 恶意受益人为取得、保存增加该利益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可以向权利人主张偿还,或从返还额中扣除;恶意受益人支出的有益费用,只能在现存的增加额限度内要求返还,或予以扣除。 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见》对不当得利返还范围的解释,并未区别受益人为善意或恶意,而是规定: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和管理费后,应当予以收缴。依据该解释,不当得利返还义务的范围仅限于原物及孳息,其他收益上缴国家。 3、第三人的返还义务 不当得利受领人将其所受领的标的物无偿让与第三人,则于受领人因此免除返还义务的限度内,第三人对受损失者负返还责任,这就是不当得利制度下第三人的返还义务。 第三人的返还损失义务成立要件为: (1)受领人为无偿让与; (2)受领物为受领人应返还的物,不限于原物,原物孳息、代偿物亦包括在内; (3)受领人因无偿让与而免除返还义务。
返还不当得利范围是原物、原物产生的水果、原物的价格、使用原物的利益或其他利益。具体情形有:范围因受益人是否善意而异;利益不存在,也应负责返还;取得利益时范围以恶意开始时利益范围为准。
-
返还不当得利管辖法院问题。
不当得利案件不可以由财产转出地法院管辖。根据《民事诉讼法》中有关地域管辖的规定,一般民事案件,除在法律中对管辖有特别规定的外,都应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而不当得利民事案件,在《民事诉讼法》中没有特别的管辖规定,所以应适用该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
2024.06.18 35 -
法律规定中不当得利返还利益的范围是什么
返还不当利益请求权的标的的范围,也就是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依其受利益是否善意而不同。 1、受益人为善意的。即受益人于取得利益时不知道自己取得利益无合法的根据。于此情况下,若受损人的损失大于受益人取得的利益; 即受益人返
2022.06.28 28 -
能怎么返还返还不当得利
原告:,男,1962年2月19日生,汉族,住 委托代理人:,女,住,联系电话 被告:,男,证件号码:,地址: 被告:有限公司 1、判令一被告返还不当得利638 6.82元,第二被告承担连带责任。 2、判令被告们支付原告因此纠纷产生的一切损失
2024.05.28 28
-
返还不当得利管辖法院问题。
一、不当得利的概念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民法典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比如售
2022-07-26 15,340 -
2022年返还不当得利的范围是什么呢
受益人返还的不当利益,可以是原物、原物所生的孳息、原物的价金、使用原物所取得的利益,也可以是其他利益。返还不当利益请求权的标的的范围,也就是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依其受利益是否善意
2022-11-15 15,340 -
不当得利的返还请求权的标的为不当得利当事人返还的请求范围是什么?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标的为受有利益的一方所取得的不当利益。受益人返还的不当利益,可以是原物、原物所生的孳息、原物的价金、使用原物所取得的利益,也可以是其他利益。返还不当利益请求权的标的的范围,也就是受
2022-05-06 15,340 -
XX婚姻问题解答——应当返还的彩礼范围
五、应当返还的彩礼范围如何把握答:虽然根据司法解释(二)第十条的规定,当符合条件卓越,已给付的彩礼应当予以返还,但在实际生活中,已给付的彩礼可能已经用于购置双方共同生活的物品,事实上已经转换为男女双方
2022-10-26 15,340
-
00:59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不当得利不算诈骗。两者的概念不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获得利益的行为。 不当得利是民
2,053 2022.04.17 -
01:02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通常是3年。对于不当得利请求返还的请求权,大多数情况下,适用普通诉讼的时效期间,即适用民法典中的普通诉讼时效。 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是从一方当事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属于不当得利以及知道
3,577 2022.12.11 -
01:22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叫受益人,财产受到损失的人叫受害人。因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虽属既成事实亦不受法律保护,受益人取得的不当利益应当返还给受害人。不当得利制度旨在调整欠缺法律依据
20,24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