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私自开拆邮件的立案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是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没有实施上述行为,而是由于邮件自身的包装不严等原因,导致其中信件或其他物品漏出遗失的,不应视作构成本罪的行为。 二是行为人实施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是非法的。 三是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的心态。如果行为人没有犯罪的故意,而是由于疏忽大意误拆、遗失邮袋、信件、包裹、电报的,不构成本罪。 四是构成本罪也应达到情节严重,如多次实施上述行为,丢失邮件、电报,延误投递等。凡符合上述标准的私自开拆、隐匿或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都应当立案追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隐匿邮件罪的立案标准:本罪是行为犯,只要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实施了隐匿邮件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侦查。私自隐匿邮件罪,是指邮政工作人员私自隐匿邮件的行为。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邮政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
中国《刑法》中私自开拆邮件罪的立案标准为: 1、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 2、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的心态; 3、行为人实施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是非法的。 凡符合上述标准的私自开拆、隐匿或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都应当立案追诉。
-
中国刑法私自开拆邮件罪怎么立案?
中国刑法私自开拆邮件罪的立案标准: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的心态; 2、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 3、行为人实施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是非法的。 凡符合上述标准的私自开拆、隐匿或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都应
2020.01.11 84 -
私自开拆邮件罪立案标准
私自开拆邮件罪的具体立案标准: 1、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 2、行为人实施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是非法的; 3、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的心态; 4、达到情节严重。
2020.11.12 117 -
私自开拆邮件罪立案标准?
私自开拆邮件罪立案标准是: 1、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 2、行为人实施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是非法的; 3、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的心态; 4、达到情节严重。
2020.02.12 8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私自开拆邮件罪有哪些立案标准
一是行为者必须实施擅自拆卸、隐瞒、丢弃邮件、电报的行为。如果行为者没有实施上述行为,而是由于邮件本身的包装不严格等原因,信件和其他物品丢失的,不应视为成本罪的行为。二是行为者实施拆卸、隐瞒、丢弃邮件、
2021-10-12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的立案标准
一是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没有实施上述行为,而是由于邮件自身的包装不严等原因,导致其中信件或其他物品漏出遗失的,不应视作构成本罪的行为。 二是行为人实施开拆、
2022-10-14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毁弃邮件罪的立案标准
一是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没有实施上述行为,而是由于邮件自身的包装不严等原因,导致其中信件或其他物品漏出遗失的,不应视作构成本罪的行为。 二是行为人实施开拆、
2022-10-14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隐匿邮件罪的立案标准
一是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没有实施上述行为,而是由于邮件自身的包装不严等原因,导致其中信件或其他物品漏出遗失的,不应视作构成本罪的行为。 二是行为人实施开拆、
2022-10-16 15,340
-
00:56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什么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发现证券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监察机关处理。对涉嫌
4,214 2022.04.17 -
01:04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1954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一个重大贡献是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确定了中国
13,297 2022.04.17 -
01: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时间为199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是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该法。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5,64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