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可以放弃民事权利或诉讼权利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当事人处分自己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的行为包括: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或者发生争议时,是否向人民法院起诉由当事人决定,人民法院对民事争议基本是不告不理;提起诉讼后,原告是否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是否承认、反驳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由当事人决定;当事人是否自行和解,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也由当事人自己决定。但是,当事人行使处分权,放弃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不得违反法律,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否则,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的处分行为可以进行干预。比如,对于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不应准许,并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者返还第三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
民事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的区别
民事权利民事诉讼权利区别是主体、构成要件及成立条件不同。诉讼权利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诉讼权利能力是成为诉讼上各种效果所归属的主体的一般资格,民事权利能力是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所归属的主体所必
2021.01.01 288 -
民法典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可以放弃吗
不可以放弃。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自出生开始就具备,是不可以放弃的,其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等,也是不可以放弃的,除非公民死亡,就不再具有这些权利。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2021.01.12 783
-
当事人可否放弃自己的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当事人处分自己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的行为包括: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或者发生争议时,是否向人民法院起诉由当事人决定,
2022-10-25 15,340 -
民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1、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2、原告起诉后有放弃、变更或增加诉讼请求的权利。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被告在符合法定条件时有提起反诉的权利。
2023-06-03 15,340 -
当事人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的,由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当事人处分自己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的行为包括: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或者发生争议时,是否向人民法院起诉由当事人决定,
2022-02-15 15,340 -
合同诉讼时可以放弃诉讼权利吗
1、合同不可以约定放弃诉权。 当事人处分诉讼权利应以法律规定的范围为限,不能任意约定。 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起诉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则人民法院必须受理。 约定放弃
2022-11-15 15,340
-
01:18
著作人身权可以放弃吗人身权与财产权不同,具有严格的人身从属性。在我国,法定的著作权就包括了人身权以及财产权。其中,财产权可以转让,人身权不可能让与,更不可放弃。因此,如果著作权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这时候根据法律规定,著作权人就会自动获得著作的人身权。著作权
1,722 2022.05.11 -
01:19
可以放弃继承权吗无论是法定继承还是遗嘱继承,继承人都可以放弃自己的继承权。实际上,不附带义务的权利都是可以放弃的。虽然权利会给行为人带来一种利益,但是放弃利益还是法律允许的。因此,在继承正式开始之前,继承人都可以放弃继承遗产的权利,也就是继承权。需要注意的
1,344 2022.04.17 -
01:11
抚养权可以放弃吗根据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孩子抚养权是不能放弃的。 夫妻离婚后,双方的相互的权利和义务就终止了,但对于孩子的抚养义务不会因此而解除。 父母对未成年孩子的抚养义务,是强制性义务。义务,是具有强制性和羁束性的法律规定,不允许个人自己处置。从孩子出
1,74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