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物被别人偷取了能不能判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判刑了能不能减刑这个问题,您可以看看这个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三)人民法院依照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拿走别人遗忘物一般不算盗窃,但是行为人拿走后经催要拒不交还的的,涉嫌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偷手机能否判刑要看情节轻重,要看手机的实际价值,具体如下:盗窃财产数额较大,从1000元到3000元不等的,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不构成犯罪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
遗失物能不能被善意取得
遗失物不能被善意取得。拾得人可以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或者支付悬赏广告约定的报酬,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或者报酬,不得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2021.01.16 222 -
遗忘物和遗失物的区别
遗忘物和遗失物的区别: 1、遗忘物是遗忘人意识地将自己持有的财物放在某处,因为一时疏忽而忘记拿走而暂时失去控制的财物。遗失物则是偶然将某物失落在某处,以至脱离自己的控制。 2、我国刑法只规定侵占遗忘物,而未规定侵占遗失物,也就是说侵占罪只能
2021.01.15 186 -
偷窃和遗忘物区别具体有哪些
偷窃和遗忘物区别:遗忘物是非基于物权权利人的本意脱离权利人的占有。偷窃(或盗窃、偷盗),是基于自己或第三人的无正当权利占有(包括管领、支配、处分等),而擅自取走他人财产的行为,是违反社会道德规范,法律上,偷窃也是刑法规定的刑事犯罪行为。
2020.12.01 199
-
遗失物、遗忘物、遗忘物的区别表现在哪里
遗失物:动产的所有人、占有人因主观上疏忽或自然原因致失落它处而失去控制的物品遗忘物:财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有遗失的将所持有的财物放在某处,因一时疏忽忘记拿走遗失物而侵占罪是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
2022-03-15 15,340 -
遗忘物遗失物区别在哪?
遗忘物与遗失物的区别: 1、遗忘物是遗忘人意识地将自己持有的财物放在某处,因为一时疏忽而忘记拿走而暂时失去控制的财物。 2、遗失物则是偶然将某物失落在某处,以至脱离自己的控制。 3、只规定侵占遗忘物,
2022-05-28 15,340 -
盗窃遗忘物能否要回?
法律意义上归还遗忘物不一定是盗窃。法律上规定,法律意义上的归还遗忘物不一定是盗窃,可能是盗窃,也可能是侵占,具体还要根据案件情况确定。盗窃罪是盗窃文物或者盗窃金融机构;侵占是非法占有他人委托保管的财务
2022-05-13 15,340 -
遗失物与遗忘物有何区别
遗失物和遗忘物的区别有性质不同,遗忘物指物主记得自己财物的遗置时间和地点,由刑法调整,遗失物指物主不记得财物的遗置时间和地点,由民法调整。其次是适用法律不同,按照刑法第270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
2022-05-13 15,340
-
01:07
一个人被判了无期徒刑能减刑吗
被判了无期徒刑的罪犯,需要符合减刑条件才能减刑。 无期徒刑犯在执行期间,如果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服刑二年以后,可以减刑。为使无期徒刑犯的减刑,与死缓犯、有期徒刑长刑犯的减刑相照应,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一般可以减为十八年以上二十年以
1,622 2022.06.14 -
01:02
被人打骨折了怎么能让他判刑
被人打骨折了,涉嫌故意伤害罪,判刑如下: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
3,217 2022.04.17 -
00:51
直播间辱骂别人能判刑吗
在直播间辱骂别人,如果只是一般的辱骂行为,则是违法行为,有可能会承担行政责任;如果在直播辱骂别人,情节严重的,涉嫌侮辱或诽谤罪,有可能会被判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之规定,如果行为人在直播间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有可
2,00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