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如何确认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

如何确认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

2022-12-23 14:51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台湾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2-23回复

专业分析: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第一千零一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李鹏律师

天津君申律师事务所

侵犯别人肖像权的确认方法:未经本人同意,破坏了别人肖像的专有性和完整性;未经别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别人肖像。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 1、未经本人同意。 2、以营利为目的。常见的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主要是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业广告、商品装潢、书刊封面及印刷挂历等。

律师普法更多>>
  • 他人侵犯肖像权怎么确认
    他人侵犯肖像权怎么确认

    他人侵犯肖像权的确认: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肖像。

    2021.02.19 136
  • 怎样确认他人侵犯肖像权
    怎样确认他人侵犯肖像权

    应这样确认他人侵犯肖像权:行为人实施了侵害肖像权的违法行为;侵害肖像权的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行为人对侵害肖像权存在主观过错;侵害肖像权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021.04.27 105
  • 侵犯肖像权怎么确认他人的
    侵犯肖像权怎么确认他人的

    他人侵犯肖像权的确认: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肖像。

    2021.04.27 164
专业问答更多>>
  • 怎么确认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第一千零一

    2022-10-12 15,340
  • 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如何认定

    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认定一般应掌握以下标准: 1.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使用他人肖像; 2.侵犯肖像权必须是为了盈利。未经肖像权人许可,行为人公开制作、使用、披露肖像权人的肖像,或者丑化、污染、伪造信息技术手段

    2022-11-10 15,340
  • 侵犯肖像权如何认定侵犯肖像权行为

    1、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 (1)未经本人同意; (2)以营利为目的。 3、并不是所有的未经本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行为都会构成侵权。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因社会公

    2022-11-08 15,340
  • 怎样认定侵犯肖像权听语音侵犯肖像权行为, 侵犯肖像权行为如何认定

    怎样认定侵犯肖像权听语音侵犯肖像权行为的认定一般应把握如下标准:未经同意而使用他人肖像未经本人同意使用其肖像表明侵权人对他人肖像人格利益的不尊重,其行为破坏了他人肖像的个人专有性和完整性,应当受到制裁

    2022-01-2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用别人照片做头像算不算侵犯肖像权 00:59
    用别人照片做头像算不算侵犯肖像权

    用别人照片做头像,不算侵犯肖像权。只要没有用别人的照片当头像,并且没有营利的,那么就不算是侵犯肖像权。公民享有肖像权,没有经过本人同意,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见,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未经本人同意

    5,950 2022.05.11
  • 肖像权侵权的法律规定 00:55
    肖像权侵权的法律规定

    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享有肖像权,没有经过当事人同意,不能够使用其肖像作为营利的手段,如未经当事人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商标、广告、装饰等。单纯就摄影而言,作品如果是没在事先征得当事人同意而拍摄取得的,即使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展览、发表也不可以,

    1,233 2022.04.17
  •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如何处理 00:58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如何处理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处理办法如下: 1、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2、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

    1,389 2022.09.06
损害赔偿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