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发出传票后多久开庭,法律有哪些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发出传票后开庭的具体时限。不过,可以依据案件的复杂程度来决定其时限。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有特殊情况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 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 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收到法院传票,开庭时间是法院传票送达之日起三十天后。对于双方当事人的民事纠纷,如果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接到案情后会进行立案,是需要向被告送达人民法院传票,通知被告出庭参加诉讼的。
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发出传票后开庭的具体时限。但是可以依据案件的复杂程度来决定其时限。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有特殊情况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
法院传票多久后开庭
一般法律规定是在开庭3日前以传票的方式通知当事人,不过传票的送达方式不一定都相同。一般案件的开庭时间都是在传票上载明了的。一般是一个月以后,因为有一个月的举证期限。诉讼费一般由败诉方承担。
2020.05.19 141 -
法院传票后多久开庭
法律没有对开庭时间做出明确规定,但规定了公诉案件的普通程序审理期限为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自诉案件应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对于简易程序应在二十日内,最多延长至一个半月。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
2020.01.27 209 -
法院传票发下来后多久能开庭?
收到法院的传票不参与庭审,视为放弃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在诉讼期间债权人一般会申请财产保全查封债务人名下的财产。法院在被告未到庭的情况下可以缺席判决。如果法院判决需要还钱,在法院规定的日期内不还钱的话,到期后按同期银行贷款双倍利率计算利息。债权
2020.09.02 249
-
法院发出传票后多久开庭
一、法院发出传票后多久开庭 民事诉讼法对审理期限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普通程序,针对案情相对复杂的。另一种是简易程序,适用案件相对简单,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 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
2023-04-25 15,340 -
法院发出传票后多久开庭,法律怎么规定的
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发出传票后开庭的具体时限。不过,可以依据案件的复杂程度来决定其时限。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有特殊情况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
2023-08-16 15,340 -
法院传票送达后多久开庭,有哪些规定
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传票送达后开庭的具体时限,但可以依据案件的复杂程度来决定其时限。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有特殊情况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
2023-08-11 15,340 -
法院传票发送后多久开庭
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传票送达后开庭的具体时限,但可以依据案件的复杂程度来决定其时限。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有特殊情况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
2023-09-04 15,340
-
01:09
法院开庭后多久出判决书
法院开庭后会在审理期限之前出判决书,具体视法院的工作量情况而定,法院的审理期限作为法官出判决书的参考。 在民事诉讼程序中,简易程序为立案之日起3个月,普通程序的审理期限为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有特殊情况的,报本院院长批准予以延长6个月。 在刑
6,129 2022.04.17 -
00:55
法院休庭后多久再开庭
法院开庭休庭后,多长时间在开庭,一般会让主办法官根据案件审理情况决定。目前我国的法律并没有对法院休庭的具体期限,作出明确的规定。不过法律对公诉案件需要花费的整个时限,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需要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最迟
3,308 2022.04.17 -
01:25
立案后法院需多久开庭
立案到开庭需要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根据《民事诉讼法
3,06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