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继承人债权清偿有何法律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首先要确定被继承人遇法定继承人依据及自己是否放弃继承,然后根据法律的规定,被继承人债务的有限清偿责任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所欠的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被继承人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债务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所欠的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继承人中有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即使遗产不足清偿债务,也应当为其保留适当遗产,其余遗产用于清偿债务。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嘱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所欠的债务。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顺序遗产已被分割而未清偿债务的,如有法定继承又有遗嘱继承和遗赠的,先由法定继承人用其所得遗产清偿债务;不足清偿的,剩余的债务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用所得遗产偿还;如果只有遗嘱继承和遗赠的,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用所得遗产偿还。学号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被继承人死亡后,首先需要确定其遗产数量,也就是说对其家庭共有财产进行析产,确定哪些属于被继承人的个人合法财产;其次,如果存在债权债务和应当缴纳的税款,要一并确定,这里注意要区分个人债务和夫妻共同债务;第三,在清偿税款和债务前,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第四,清偿完成后,剩余财产开始依法继承。
债权是遗产的一部分,可以继承。作为遗产的债权,必须是在继承开始时已经存在着的债权,如果在继承开始后才产生的债权则不能作为遗产继承。因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和侵权而产生的债权都是可以继承的。
-
被继承人债务清偿纠纷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既有法定继承又有遗嘱继承、遗赠的,由法定继承人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法定继承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以所得遗产清偿。
2021.03.22 316 -
被继承人能否以法定继承法定继承人清偿债务
法定继承人清偿被继承人债务应以继承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对于超出遗产范围的债务,继承人不需要偿还,如果继承人放弃继承,则也不需要承担被继承人的债务偿还责任。
2021.02.06 139 -
法定继承人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条件?
法定继承人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限度是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2021.01.01 141
-
被继承人债务清偿有什么法律规定
首先要确定被继承人遇法定继承人依据及自己是否放弃继承,然后根据法律的规定,被继承人债务的有限清偿责任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所欠的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被继承人遗产的实际价值为
2022-10-10 15,340 -
被继承人如何清偿债务
1、被继承人债务的有限清偿责任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所欠的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被继承人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债务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
2022-06-14 15,340 -
如何清偿被继承人债务
进行被继承人的债务清偿的方式是: 1.继承开始后,首先应以被继承人的遗产缴纳其生前应缴纳的税款和清偿其生前所欠的个人债务,之后继承人才就余下的遗产进行继承。 2.如果既有法定继承又有遗嘱继承、遗赠的,
2022-10-11 15,340 -
被继承债务人如何清偿?
当只有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时,从原则上讲,应当依照继承人各自所得的遗产份额,按照比例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即多得者多还,少得者少还。当然这种清偿仍必须以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也就是说继承人最多清偿数额不超过
2021-08-01 15,340
-
01:21
民法典规定继承人被继承人的丧失继承权民法典规定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况包括: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2、杀害其他继承人; 3、遗弃、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4、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5、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
1,103 2022.04.17 -
01:21
法律规定子女继承权有哪些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子女继承权包括:法定继承、遗嘱继承以及遗赠扶养协议。 1、法定继承按照以下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继承权的,才由第二顺序继
2,304 2022.04.15 -
01:07
法定继承人有哪些规定法定继承人,又可以称为“无嘱继承人”,主要指的是依照我国法律规定的继承范围、继承顺序以及遗产分配原则,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人,结合各个国家的继承条例来说,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通常都是由被继承人血缘关系远近和婚姻关系来确定。 根据《继承法》有关
1,77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