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是怎样的,涉外离婚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涉外婚姻关系的适用法律有: 1、结婚条件按照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共同国籍国法律、婚姻缔结地法律的先后顺序适用; 2、结婚手续只要符合婚姻缔结地法律、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国籍国法律三者之一即可; 3、协议离婚的法律适用由当事人协议选择; 4、诉讼离婚适用法院地法律。
1、中国公民同外国人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即涉外结婚以结婚行为地法为准据法。包括婚姻成立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均适用结婚行为地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因此,认定其婚姻是否有效,也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 2、中国公民同外国人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即涉外离婚以法院地法为准据法。包括离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均适用受理离婚案件的法院所在地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我国法院受理的涉外离婚案件,离婚以及因离婚而引起的财产分割,适用我国法律。 3、监护的设立、变更和终止,适用被监护人的本国法律。但是,被监护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的,适用我国的法律。 4、适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的.不得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该项原则又称为“公共秩序保留”原则。根据该原则,婚姻当禁止性法律规范的行为,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仍应适用中国法律。
-
涉外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原则
涉外夫妻人身关系,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国籍国法律。 涉外夫妻财产关系,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国籍国法律或者主要财产所在地法律。 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
2020.11.18 206 -
涉外婚姻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1、结婚手续,符合婚姻缔结地法律、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的,均为有效。 2、协议离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国籍
2020.09.27 127 -
涉外婚姻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涉外婚姻的法律规定。涉外婚姻即结婚对象有一方是外国人的婚姻关系。具体如下:1、涉外婚姻的登记机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确定的机关;2、涉外婚姻中外国人一方,申请结果登记需要提供的材料有,
2022.04.12 888
-
涉外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是怎样的
根据2011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规定: 1.夫妻财产关系,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国籍国法律或者主要财产所在地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
2022-01-14 15,340 -
涉外婚姻关系的法律适用是怎么样的
结婚条件,适用当事人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国籍国法律没有共同国籍,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或者国籍国缔结婚姻的,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 结婚手续,符合婚姻缔结地法律、一方当事人经
2022-07-08 15,340 -
涉外婚姻的法律适用是怎样的?
结婚条件,适用当事人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国籍国法律没有共同国籍,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或者国籍国缔结婚姻的,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 结婚手续,符合婚姻缔结地法律、一方当事人经
2022-07-10 15,340 -
涉外婚姻的法律适用是怎样的
一、涉外结婚无共同居所地适用哪里的法律结婚条件,适用当事人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国籍国法律;没有共同国籍,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或者国籍国缔结婚姻的,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夫
2022-03-14 15,340
-
01:16
涉外离婚案件财产分割适用哪个国家的法律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相关规定,在涉外离婚案件中,对于夫妻财产关系,当事人如果协议选择了适用特定法律的,从约定。如果没有选择的,适用当事人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国籍国法律。如果最终适
1,685 2022.04.15 -
01:19
怎么处理涉外婚姻离婚我国法院在处理涉外离婚案件时,首先应当确定该案适用的准据法。根据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协议离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如果当事人没有选择,则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
1,562 2022.04.17 -
00:59
地邻种树,法律是怎样规定的?地邻种树,法律的规定如下:距离没有规定,但是如果确定邻居栽树行为已经给自己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供役地权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允许地役权人利用其不动产,不得妨害地役权人行使权利。不动
7,38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