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辖权异议的主要内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管辖权异议的定义管辖权异议指当事人认为受诉法院或受诉法院向其移送案件的法院对案件无管辖权时,而向受诉法院或受移送案件的法院提出的不服管辖的意见或主张。 2、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时限《民事诉讼法》第127条规定管辖权异议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其时限即为15日。 3、管辖权异议的主体所谓管辖权异议的主体,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有权提出管辖权异议的人。 4、管辖权异议的客体所谓管辖权异议的客体,是指在哪些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也即在运用哪些管辖规则的情况下,一方当事人可以主张该法院无管辖权。 5、法院对管辖权异议案件的审理模式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27条,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后,法院应当进行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移送至有管辖权的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法院对管辖权异议审查后,认为异议成立的,即移送至有管辖权的法院,若有管辖权的法院为两个或以上时,法院则依职权迳行移送至其认为合适之法院。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大致了解了关于管辖权异议的基本知识。同时也了解到“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 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对管辖权异议裁定不服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上诉。
民事案件中,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刑事案件中,目前《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案件管辖权异议何时提出却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根据相关法律,具体提出的时间理论上应为召开庭审会议时。
-
刑诉法管辖权的主要内容
刑诉法管辖权的内容为立案管辖和审判管辖,其中立案管辖的机关为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和监察委。审判管辖又分为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和专属管辖。如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020.06.15 190 -
符合管辖权异议条件的内容是什么
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条件如下: 1、有权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只能是本案的当事人,其他诉讼参加人无权就管辖问题向法院提出意见,也不得以此为借口不参加诉讼。 2、管辖权异议的时间,必须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并且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否则异议无效。 3、
2020.02.08 108 -
管辖权异议上诉程序有什么内容
法院对管辖权异议案件的审理模式依据《民事诉讼法》第38条,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后,法院应当进行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移送至有管辖权的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2020.08.19 136
-
管辖权异议答辩状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显然是有这项权利的。管辖权异议是在开庭前提交答辩状的期间提出的,同时涉及到很多拖延诉讼的问题,并指出了滥用管辖权异议的表现;同时指出了滥用管辖权异议不仅侵害了相对方当事人利益、还浪费了司法资源和损害了
2021-09-05 15,340 -
撤回管辖权异议申请书的内容
申请人:中国XXXXXX公司,住所地:负责人:XXXX,职务。申请事项:请求撤回对人民法院提出的管辖权异议申请书。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与XXXX等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业由贵院依法进行审理。
2021-08-14 15,340 -
管辖权异议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管辖权异议的定义管辖权异议指当事人认为受诉法院或受诉法院向其移送案件的法院对案件无管辖权时,而向受诉法院或受移送案件的法院提出的不服管辖的意见或主张。2、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时限《民事诉讼法》第
2021-04-07 15,340 -
管辖权异议的主体审查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管辖权异议的主体没有明确规定,哪些当事人有权提出管辖权异议认识不一,《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了被告享有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权利,这里所说的被告当然包括在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追加的被告
2021-03-03 15,340
-
00:53
管辖权异议的审查期限管辖权异议的审查期限为15日。管辖权异议,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本诉被告对受诉法院对本案的管辖权提出的质疑。管辖权异议作为一项制度,则是指被告提出异议,法院予以审查处理的程序规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不能提出管辖权异议,因为有
2,605 2022.04.17 -
01:03
建筑企业年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首先必须要按照企业的规模与条件去申请对应的资质等级。年检分一到五年不等,申请时需提交企业资信、公司和法人证件、人员、业绩等等有关信息,看是否符合相应的要求,建筑类不同行业所需条件也是不同的。建筑企业取得相应的资质等级后可以从事相应等级规定内
1,360 2022.04.17 -
01:05
劳动争议管辖法院的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争议实行仲裁前置程序,应当先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受案范围是中国境内的企业和职工
2,36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