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与B房屋买卖纠纷案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2005年3月20日,赵某与张某通过房屋中介公司签订一份房地产买卖合同,约定赵某购买张某所有的一套房屋,总价款62万元,签约当日赵某支付定金5万元,待合同履行时转为首期房款;双方应于2005年4月30日前至XX办理房屋转让过户手续,赵某凭XX审核的收件收据付清房款余额;如一方违约,应赔偿对方损失费5万元。签约当日,赵某支付给张某定金5万元。2005年4月30日,因赵某在外地办事,双方未能办理房屋转让过户手续。同年5月11日,房屋中介公司按照赵某在合同上所留地址致函赵某,称赵某4月30日前未与张某办理产权转让手续,已经违约,现张某同意延长至5月15日前办理转让手续,如再违约,后果自负。但该信函由于逾期无人具领被退回。同年5月22日,双方同至中介公司处,对3月20日签约时因时间太晚未及签名盖章的其他三份合同进行了补签,该三份合同内容与3月20日所签合同完全一致。其后,双方就继续履行合同进行磋商,张某要求赵某就逾期履行行为先补偿其1万元,然后再继续履行合同,遭到赵某拒绝。同年7月7日,赵某致函张某,要求张某于7月12日上午9时至XX办理房屋转让过户手续,逾期不去,视为违约。张某复函称若赵某不补偿其1万元损失,则不会与赵某履行合同,其有权另行处置房屋。7月17日,赵某再致函张某,催告其于7月21日上午9时至XX办理转让手续,否则由张某承担一切法律后果。张某7月18日收到该函,但未予理会。赵某遂于同年9月6日诉至法院,要求依法解除买卖合同,张某退还定金5万元,支付违约金5万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房屋买卖纠纷的案件怎么处理
房屋购买纠纷可以协商、调解、仲裁或者提起诉讼。其中房屋合同纠纷的调解,指的是当事人双方自愿在第三者也就是调解的人的主持之下,在查明了事实及分清是非的基础之上,由第三者即调解人对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双方进行说明和劝导,从而解决纠纷的行为。
2021.01.08 184 -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是什么案件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包括,商品房预约合同纠纷,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商品房委托代理销售合同纠纷,经济适用房转让合同纠纷,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的处理要符合法律规定,要遵循法律规定的原则。出现此类的纠纷可以通过
2022.04.17 1,240 -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有时效吗
根据我国法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发生合同纠纷时,维权意识强的人会马上处理。但有时交易的是二手房,而且对方态度很好,确实暂时无法履行合同义务,所以会有人选择搁置一段时间。但是有些人是知道诉讼时效的问题,故意拖延时间,所以在
2022.04.13 479
-
房屋买卖纠纷案件
1、在证人不愿作证的情况,我方是否要败诉?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 2、如果败诉,房屋是否一定得卖给乙,法律是否有这样的强制规定?如果没有强制性规定,请问此法律依据是什么?能否告知明确的条款?在同等条件下
2022-01-25 15,340 -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答:各类房屋的买卖合同纠纷都可使用本案由;而签订商品房预约合同后,未签订正式的房屋买卖合同因此而发生纠纷的,就不适用缔约过失责任纠纷的案由。另,商品房委托代理销售合同属于特殊的委托代理合同,此处已将其
2022-04-04 15,340 -
房屋买卖纠纷案
1、协商不成,申请法院执行。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
2022-06-12 15,340 -
房屋买卖纠纷案件房屋买卖如何申请仲裁?
根据我国《仲裁法》,下列房地产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涉及婚姻、收养、监护、继承、析产、赠与的房地产案件。 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房地产行政纠纷。 法律法规规定不能申请仲裁的其他案件。 其他:①人民法
2022-08-08 15,340
-
00:54
买卖房屋纠纷怎么办
买卖房屋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采取的处理方式如下: 1、协商沟通的方式,对买卖合同的双方而言,如果能在协商沟通的过程中,商讨出解决方法,那么这种纠纷解决方式是非常省时省力的; 2、仲裁的方式,如果房屋买卖合同中约定有仲裁条款的,一方当事
493 2022.07.02 -
00:52
买卖房屋纠纷如何解决
买卖房屋发生纠纷的,购房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办法加以解决: 1、协商解决是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房屋买卖双方可以采取协商的方式来处理房屋买卖纠纷,一方当事人可以采用口头、书面等多种形式和对方当事人进行协商沟
627 2022.06.17 -
00:52
房屋买卖纠纷起诉时效
房屋买卖纠纷的起诉时效为三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受害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期间应当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而且,自权利受到损
1,13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