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销毁财务会计报告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故意销毁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具体刑事责任为:对行为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如果单位构成辞职,对单位处以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以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本罪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诉: 1、隐匿销毁的会计数据涉及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 2、为逃避依法查处而隐瞒、销毁或拒绝交出会计资料的。
《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犯故意销毁财务会计报告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罚。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隐匿、销毁的会计资料涉及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 2、为逃避依法查处而隐匿、销毁或者拒不交出会计资料的。
-
构成故意销毁财务会计报告罪怎么判刑?
构成故意销毁财务会计报告罪的判刑:情节严重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故意销毁会计报告罪是指故意销毁有法定保存义务的财务报告,情节严重的行为。
2020.11.10 127 -
故意销毁财务会计报告罪有哪些犯罪形态
故意销毁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应承担的刑事责任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规定处罚。
2020.04.01 96 -
构成故意销毁财务会计报告罪一般会怎么判?
构成故意销毁财务会计报告罪一般的判处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2020.10.08 99
-
故意销毁财务会计报告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故意销毁财务会计报告罪的既遂应当承担下列刑事责任: 1、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2、单
2021-10-31 15,340 -
什么是销毁财务会计报告罪,构成销毁财务会计报告罪
隐瞒或故意销毁应依法保存的会计证明书、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书,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追诉:(1)隐瞒、故意销毁的会计证明书、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书涉及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2)应依法向司法机
2021-10-10 15,340 -
故意销毁会计凭证, 账簿, 财务会计报告罪构成什么罪
隐瞒或故意销毁应依法保存的会计证明书、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书,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追诉:(1)隐瞒、故意销毁的会计证明书、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书涉及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2)应依法向司法机
2021-10-12 15,340 -
能否构成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财务会计报告罪?
隐瞒或故意销毁应依法保存的会计证明书、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书,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追诉:(1)隐瞒、故意销毁的会计证明书、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书涉及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2)应依法向司法机
2021-10-10 15,340
-
00:47
故意损害财物罪构成要件有哪些根据法律规定,认定犯罪嫌疑人成立故意毁坏财物罪,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构成要件: 1、客体:财产所有权,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主体:自然人 ,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3、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毁坏财物的行为。而且只有在毁
1,683 2022.04.15 -
01:07
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条件有哪些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条件有: 1、构成本罪的主体一般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客体为身体权,即自然人的、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如:用器
1,593 2022.04.17 -
00:53
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一个是主体要件,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主观要件,是指行
3,410 202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