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法院以当事人起诉受理范围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受案范围 第一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一)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为; (二)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三)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四)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五)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六)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第二条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国家行为,是指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部、外交部等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以国家的名义实施的有关国防和外交事务的行为,以及经宪法和法律授权的国家机关宣布紧急状态、实施戒严和总动员等行为。 第三条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二)项规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是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对象发布的能反复适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第四条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三)项规定的“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该行政机关公务员权利义务的决定。 第五条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四)项规定的“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中的“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通过的规范性文件。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事诉讼法院受理范围是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民事诉讼只能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具体有婚姻家庭、继承、房屋、宅基地使用权及其他不动产等纠纷。
-
民事诉讼在法院受理范围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院受理范围是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民事诉讼只能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020.08.31 271 -
交通事故诉讼法院受理范围有哪些
当事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提起民事诉讼时,除起诉状外,还应提交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等相关证据。人民法院对于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予受理。当事人仅就公安机关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和伤残评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或
2020.02.06 148 -
交通事故法院受理范围有哪些?
交通事故法院的受理范围包括: 1、当事人就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当事人就非道路上发生的与车辆、行人有关的事故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起诉; 3、对于调解之后不履行义务的,也可以向法院起诉。
2020.03.27 107
-
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院的受理范围是人民法院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民事诉讼只能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021-11-05 15,340 -
行政诉讼法院受理范围有哪些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41条规定,行政诉讼案的起诉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原告合法。原告必须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如行政机关处罚的是李某,那么就不能以李某妻子的名义起
2023-03-31 15,340 -
刑事诉讼法当事人范围有哪些?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2023-09-30 15,340 -
民事诉讼法院受理范围包括哪些
法院民事诉讼的受理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民事案件,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引起的诉讼; 2、商业案件,由商法调整的商业关系引起的诉讼; 三、劳动争议案件; 4、法律规定,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
2021-11-10 15,340
-
01:19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都有哪些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有以下几点: 1、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 3、
878 2022.11.21 -
01:15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有哪些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法定继承的范围及顺序如下: 第一,配偶、父母、子女,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其中,父母指的是亲生父母、养父母以及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既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也包括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第二,
2,308 2022.04.17 -
01:23
仲裁受理范围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因此,只要当事人之间达成仲裁协议的,都可以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可知,下列纠纷不能仲
2,23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