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院生效判决再审应该怎么告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二审法院对于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依据上述法律的规定,两审终审制是我国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当事人如认为一审判决错误的,应当提起上诉,通过二审程序行使诉讼权利。 即当事人首先应当选择民事诉讼审级制度设计内的常规救济程序,通过民事一审、二审程序寻求权利的救济。 再审程序是针对生效判决可能出现的重要错误而赋予当事人的特别救济程序。如在穷尽了常规救济途径之后,当事人仍然认为生效裁判有错误的,其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对于无正当理由未提起上诉且二审判决未改变一审判决对其权利义务判定的当事人; 一般不应再为其提供特殊的救济机制,否则将变相鼓励或放纵不守诚信的当事人滥用再审程序,从而使得特殊程序异化为普通程序。 这不仅是对诉讼权利的滥用和对司法资源的浪费,也有违两审终审制的基本原则
-
判决生效后法院还可以再次审理吗
(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3)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4)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5)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打私舞弊、
2020.10.26 214 -
法院的判决书的生效时间,应该怎么算?
法院判决书的生效时间为: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如果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在上诉期内无上、抗诉情形的,那么在上诉期满后的那一日法院判决书生效。
2020.04.07 258 -
法院二审判决不服应该怎么办?
当事人对于法院的二审判决结果不服,认为其确有错误的,可以向该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
2020.10.22 142
-
生效判决法院要再审吗?
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3、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4、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5、审判人员在审理
2022-12-06 15,340 -
对生效判决法院应当再审的情形是什么
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3、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4、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5、审判人员在审理
2022-07-19 15,340 -
对生效判决法院应当再审的情形是怎样的
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3、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4、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5、审判人员在审理
2022-11-11 15,340 -
法院判决后再应该在哪再申请
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或者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对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 违反法律规定、向人大您好,对终审判决不服; 违反法律规定、向检察院申请抗诉,未
2022-05-23 15,340
-
02:14
法院判决书生效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法院判决书的生效时间因诉讼的种类不同、诉讼的程序不同,其生效的时间也不同:一审民事诉讼:民事判决书自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后生效,民事裁定书自送达之日起十日后生效。一审刑事诉讼:自刑事判决之日起十日后生效。民事裁定书自送达之日起五日后生效。二审民
2,002 2022.04.15 -
00:53
二审判决书生效时间
二审判决是生效判决,但是并没有明确具体的生效时间。对于一审,一般是从判决送达的那天起,十五天里为上诉期,过了十五天没有上诉的判决就生效了。但是二审判决作为终审的判决,并不会有上诉期,二审判决什么时候生效没有明文规定。通常对于二审当庭宣判的,
2,113 2022.05.13 -
00:55
对法院判决不服应该如何信访
对法院判决不服的信访方式如下:可以通过网络信访信息系统进行信访、发电子邮箱或打投诉电话给相关部门,也可以在公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点,向有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当面反映信访事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向社会
13,206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