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性、非过失辞退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过失性辞退即劳动者的行为违反《劳动法》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由用人单位予以辞退而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消灭。即《劳动法》第25条规定的情形;非过失性辞退是指非因职工原因由用人单位辞退职工而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26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情形,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即非过失性辞退情况):(一)劳动者患病或者因工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时,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过失性辞退是指,由于劳动者出现了违反《劳动法》和行政法规所规定的行为,用人单位决定对劳动者作出辞退并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劳动关系消失,也就是《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非过失性辞退是指,不是由于员工出现过失的原因,是因为用人单位辞退员工,进而解除劳动合同。
-
什么是无过失性辞退
无过失性辞退的情况具体包括:劳动者患病,在医疗期届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后仍不能胜任;或者劳动合同的订立依据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合同履行不能,双方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一致的。
2020.12.08 387 -
无过失性辞退
无过失性辞退是指劳动者非过失性原因和客观情况的需要而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时,用人单位可以向对方提前通知后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方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形。
2020.10.03 1,131 -
没有过失性辞退
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履行中客观情况的变化而解除劳动合同。这里的客观情况既包括用人单位的,也有劳动者自身的原因。前者可能是由于经营上的原因发生困难,亏损或业务紧缩;也可能因为市场条件、国际竞争、技术革新等造成工作条件的改变而导致使用劳动者数量
2020.11.05 165
-
什么叫非过失性辞退?
过失性辞退是指劳动者的行为违反《劳动法》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消除劳动关系。即《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非过失性辞退是指用人单位因员工原因辞退员工而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
2021-11-20 15,340 -
什么是过失性的辞退
过失性辞退即劳动者的行为违反《劳动法》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由用人单位予以辞退而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消灭。也就是说,《劳动法》第25条规定的非过失退休是指因为员工的原因使用者退休了员工而解除了劳动合同。
2021-10-15 15,340 -
过失性辞退
由于劳动者有过失,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一般是劳动者试用不合格,或者劳动者违反纪律,违法达到一定程度,发生这样的许可条件时,使用者无需向对方预告就可以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
2021-10-23 15,340 -
非过失性辞退的情形有什么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因工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
2022-06-08 15,340
-
01:11
什么是过失致人死亡过失致人死亡罪,在刑法的定义指的是因普通过失导致受害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必然是因为行为人过失导致的,即应该预判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的,却因为行为人大意而未预见的,或者已经预见却自信可以避免的,最终导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
2,104 2022.04.15 -
00:54
过失失火责任划分过失引起火灾,责任人应当根据严重程度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方面,责任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赔偿火灾造成的损害结果进行赔偿,赔偿被侵权人的财产损失和人身损失。行政责任方面,根据法律规定,若火灾程度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对责
2,287 2022.04.15 -
01:21
如何区分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是民法上的注意义务的体现,民法理论上将注意义务分为三个层面: 1、普通人注意义务,以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人是否能够注意为标准,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人难以注意,也没有注意,不能认定行为人存在过失。一般人能够注意而没有注意,行为人即存
7,45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