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规定什么是消费者
消费者是指以个人消费为目的而购买使用商品和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法律保护;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2020.06.09 313 -
-
法律规定消费者的权益有什么
法律规定消费者的权益有: 1、安全保障权; 2、知道真情权; 3、自主选择权; 4、公平交易权; 5、依法求偿权; 6、求教知权; 7、依法结社权; 8、维护尊严权; 9、监督批评权。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个人权利,财产安
2022.07.12 416
-
单位属于消费者吗
单位不是消费者。单位虽然也可以订立买卖合同而接受一定的商品,或订立有关服务合同而接受一定的服务,但就生活消费而言,单位本身不能直接使用某种商品或直接接受某种服务,也就是说不能从事某种生活消费。
2022-10-13 15,340 -
单位属于消费者吗,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单位不是消费者。单位虽然也可以订立买卖合同而接受一定的商品,或订立有关服务合同而接受一定的服务,但就生活消费而言,单位本身不能直接使用某种商品或直接接受某种服务,也就是说不能从事某种生活消费。
2023-08-14 15,340 -
单位是否属于消费者
关于消费者的概念,在各国法律中,以及一国各部门法中不尽相同。按不同的确认标准,大体分为三种: 1.以经济领域为主要确认标准 认为凡是在消费领域中,为生产或生活目的消耗物质资料的人,不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
2022-08-13 15,340 -
单位是否是消费者,具体的规定是什么
单位为生活需要消费、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应当属于消费者,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是指为生活消费的需要而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单位作为自然人的集合体,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目的是为了单
2023-01-28 15,340
-
01:05
自首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根据《刑法》关于自首的有关规定,针对犯罪分子在其犯罪之后,自动投案,并且如实供述自己的有关罪行的,属于自首行为。通常针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司法部门可以实施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对其的处罚。其中,对于犯罪较轻的行为,可以免除对自首人员的处罚。 针
5,552 2022.04.15 -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3,315 2022.04.17 -
01:22
遗嘱继承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根据《继承法》相关的规定,我国的公民可以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立遗嘱处分其个人的财产,并可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立遗嘱将个人的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多人继承。公民也可立遗嘱将其个人的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遗嘱可以分为:
85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