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法院做出终审判决,如不服是否还可申诉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若是一审判决,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 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如是二审判决,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第一百九十九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二百零五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 第三项、 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我国诉讼体制实行两审终审制度,即每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理的,即告终结。第二审的判决为终审的判决,不能再上诉。即如果第二审判决是由地市中级法院作出的,该判决即为终审判决。不能再向高级法院上诉。
对初级法院判决不服的,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内向中院提交上诉书即可。法律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
最高院一审判决不服能否申诉
最高院终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申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认为对某一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正确,而向国家的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请求重新处理的行为。
2021.04.19 74 -
我不服从中级法院的判决但是已经终审了,怎么办
我国的审判制度是二审终审制,一旦终审判决下达后,一般就进入了执行阶段,但是也可以通过再审程序来对终审判决进行校正。在刑事诉讼程序中,若是二审案件的事实、证据、法律有问题时法院可以提起再审程序,检察院也可以提起再审程序。在民事诉讼中,法院、检
2020.04.22 159 -
法院审理后对判决不服还可以申请抗诉吗
视情况而定,对于民事案件,如果省高院的判决是一审判决,则可以向最高院上诉,如果是二审判决,则只能申诉。另外也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2020.10.06 246
-
还是不能接受,不服中院终审判决如何申诉
二审为终审,不能上诉。 但是你可以向其上级检察院审判监督科(处)申请再审,或者向原审法院院长申诉,请求再审。还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诉请求再审。
2022-08-05 15,340 -
不服中院终审判决,接下来可以如何做呢?
中级人民法院的民事终审判决在送达后立即生效,是不能再上诉的。 如果你对终审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请再审。 具体的你可以参考《民事诉讼法》中的以下相关规定: 第一百九十九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
2022-08-05 15,340 -
县判决了被告不服判决提出上诉中级人民法院,中级法院审理是否参
被告不服上诉你积极应诉即可,可以与上诉法院联系询问案件具体情况,一般情况下三个月内可以判决结束的。{VIEWLIST}{VIEWLIST}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
2022-10-21 15,340 -
对中级人民法院再审判决不服的可向哪级申诉
六个月内可以申请再审。也可以通过检察院抗诉
2022-10-09 15,340
-
00:55
对法院判决不服应该如何信访
对法院判决不服的信访方式如下:可以通过网络信访信息系统进行信访、发电子邮箱或打投诉电话给相关部门,也可以在公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点,向有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当面反映信访事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向社会
13,245 2022.04.12 -
01:12
民事诉讼一审判决不服上诉二审时间
民事诉讼一审判决不服上诉二审时间是:15天。不服一审判决的,应在收到判决书后的15天内提起上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
4,412 2022.05.11 -
00:56
不服再审判决的救济途径
不服再审判决的救济途径如下: 1、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申请再审:当
4,23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