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放了一些是被触犯了法律被判了缓刑,那缓刑在异地执行的条件是必须要在那里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是必须的。缓刑罪犯原则是不能离开所居住的地方,这样方便和有利于公安机关和有关单位依法对其实行经常性的监督改造或考察。而且缓刑罪犯未经监管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地的,是有可能会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的。 (1)A城市落实执行根据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所以如迁居到B城市,需向负责考察的A城市公安机关申请,获得批准后才可迁居。 (2)B城市落实执行到该公安机关报道时,说明一下迁居的情况,一般来说应该没有什么手续!罪犯的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时候,公安机关容易产生相互推诿的现象,都有理由不接受对缓刑罪犯的考察,导致法院宣告缓刑判决无法落实缓刑执行。甚至个别公安机关为解决缓刑罪犯脱管的责任,推出“只见文书不见人不予接收”的作法。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缓刑异地执行的书面条件:《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般要看当地的实际情况,因为社区矫正每个地区的经费(按人头发放)拨放标准不一,有些地方拨款多他就容易接收,有些地方拨款少他就不愿意接收。
缓刑要进行异地执行的话,那么所需要符合的条件一般是在异地执行更有利于缓刑的执行和监督。具体而言,即缓刑的执行一般在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执行,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
缓刑在异地执行的条件是什么?
缓刑在异地执行的条件是: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遵守规定进行会客; 3、按照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4、经考察机关批准。
2020.08.07 134 -
被判缓刑保外就医下来在那里
保外就医罪犯由取保人领回到当地公安机关报到。保外就医罪犯在规定时间内不报到的,公安机关应及时通知其所在的监狱、劳改队、少管所,由劳改机关负责寻找。家居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罪犯回原住地保外就医的,监狱、劳改队、少管所应当将其档案材料转给原住
2020.06.03 149
-
因为打架被判了缓刑那么缓刑异地就医有何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条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第六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
2022-07-01 15,340 -
因为强奸朋友被判了缓刑那么缓刑可构成犯罪吗
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不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在考验期内,犯罪分子如果不违反刑法第七
2022-06-17 15,340 -
因为打架被判了缓刑那么缓刑后一定要去社区矫正吗
要服从社区矫正,交钱是虚的,社区矫正期间,离开所在县市区是要请假的,不能擅自外出。交钱是绝对不要交的,可以向县司法局多反映情况。
2022-07-21 15,340 -
因为贪污被判缓刑了那么缓刑禁止适用于哪些?
依我国刑法规定,对犯有数罪的犯罪分子,必须具备数刑中最高刑期在三年以下,决定执行的刑期也在三年以下,而数罪又都具备缓刑的其他条件的,才可以适用有期徒刑缓刑,从司法实践来看,这种情况几乎没有。 罪刑相适
2022-07-02 15,340
-
00:57
被判缓刑必须解除合同吗
被判处缓刑不是必须解除合同。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判处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具体指的是,对犯罪分子先行宣告定罪,但是暂时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其次,如果是民事主体之间签订的合同,合同一方当事人被判处刑事责任,在不影响履行能
1,361 2022.04.15 -
01:03
被通缉怀孕了会缓刑吗
被通缉的怀孕妇女是有机会争取缓刑的。宣告缓刑的条件包括: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
1,026 2022.04.17 -
00:48
被害人不谅解就判不了缓刑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被害人的谅解并不是适用缓刑的必要条件。适用缓刑的首要条件,是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其次,还需要满足四个实质条件:第一,犯罪情节较轻,因为犯罪情节不仅反映犯罪行为的客观危害大小,同时也反映犯罪
1,24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