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是在多长时间审结,怎么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所提起的行政诉讼若适用普通程序来审理,一般会在六个月内审结,自法院立案之日起开始计算;有特殊情况的,则可以申请延长;如果是按照简易程序来审理的,则会在四十五日审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三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诉讼在多长时间审结要依据审理程序而定,如果是普通程序,要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如果是简易程序,要在立案之日起45日内审结。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行政诉讼的二审案件一般需在三个月内审结,从法院收到上诉状之日算起;但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则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高级人民法院经最高院批准,可以予以延长。
-
行政诉讼的审结多长时间
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所提起的行政诉讼若适用普通程序来审理,一般会在六个月内审结,自法院立案之日起开始计算;有特殊情况的,则可以申请延长;如果是按照简易程序来审理的,则会在四十五日审结。
2020.02.07 101 -
行政诉讼时间规定最长多长时间
行政诉讼期限是六个月,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
2020.09.24 104 -
行政诉讼二审审结需要多长时间
审理行政诉讼的二审案件,一般需要三个月;如果情况特殊,法院不能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的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的,则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高级人民法院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适当地延长。
2020.06.16 115
-
行政诉讼是在多长时间审结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诉讼在多长时间审结要依据审理程序而定,如果是普通程序,要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如果是简易程序,要在立案之日起45日内审结。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
2022-07-05 15,340 -
行政诉讼多长时间审结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诉讼在多长时间审结要依据审理程序而定,如果是普通程序,要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如果是简易程序,要在立案之日起45日内审结。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
2023-08-04 15,340 -
行政诉讼二审规定多长时间
行政诉讼的二审审限,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023-02-20 15,340 -
行政诉讼法规定二审多长时间才能结束
应当自收到上诉状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法院批准。高级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法院批准。
2022-10-07 15,340
-
01:09
民事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胜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一般的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算,如果其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
5,931 2022.04.17 -
00:54
债务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一般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时起算,但是如果自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已经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也就是说,如果债务人迟迟不肯还款的,债权人最好在欠条上写的日期后的三年内,到人民法院进行起
2,140 2022.04.17 -
01:01
诉讼离婚要多长时间
起诉离婚所需要的时间需要根据以下因素判断:1、第一次起诉后离婚后,法院是否判决准予离婚;2、当事人是否上诉;3、当事人是否提出管辖权异议;4、是否有其他导致法院审理期限延长的情况。 如果第一次起诉离婚后法院判决准予离婚,且对方并未上诉的,则
6,43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