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人员丧葬费标准是多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离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丧葬费标准: (一)丧葬补助费和直系亲属的一次性救济费,分别按本市上一年度3个月和10个月社会平均工资一次性发给。 (二)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每人每月按当地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以及物价补贴之和发给。 (三)供养直系亲属孤身一人的,其每月领取的生活救济费,按当地城镇企业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标准的200%发给。 二、丧葬费领取所需材料: 1、死亡注销证明(死者生前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 2、企业退休人员死亡申报表(社保所提供,死亡待遇领取人要与领取人身份证一致,社保所提供的证明必须注明领取待遇者及其死亡者的关系); 3、火化证(由民政局或殡仪馆提供),非火化区的,由民政办出具非火化区证明; 4、领取人的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一条被侵权人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为组织,该组织分立、合并的,承继权利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被侵权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权人医疗费、丧葬费等合理费用的人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费用,但是侵权人已经支付该费用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公务员退休人员的丧葬费标准是多少
退休公务员病逝后有丧葬补助金及抚恤金,丧葬费7000元左右,一次性抚恤金为生前最后一月工资标准计算20个月,遗属无固定生活来源可以按月领取生活补助。不过各地区发放标准不一样,也有很大的区别,具体应以当地规定为准。
2020.05.01 1,396 -
离休人员丧葬费标准
离休的工作人员死亡抚恤金和丧葬费标准:丧葬费为该地区的职工6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抚恤金按照本人的工资标准发给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此外还有一次性工伤补偿金,为可支配收入的20倍。
2020.05.16 290 -
离休人员丧葬费标准?
离休干部丧葬费: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自2011年8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调整为: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
2020.03.27 709
-
退休人员丧葬费是多少退休人员死亡丧葬费标准
关于退休去世丧葬费的问题,按《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退休职工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由基本养老基金支付丧葬补助费和抚恤金。但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企业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待遇政策。退休费用已经省级
2022-04-19 15,340 -
退休人员丧葬费的标准是多少
一次性抚恤金为死者生前工资15个月,丧葬费2000元,以上待遇由死者家属或子女领取(具体待遇人员必须由当地村委会出具证明确定)。领取人持下列材料到区社保局办理:一、死亡注销证明(死者生前户口所在地派出
2021-10-29 15,340 -
企业退休人员丧葬费标准是多少
各地退休人员丧葬费、抚恤金标准不一样,但一般来说丧葬费是定额给付,抚恤金依据当事人去世当月养老金标准结合当地规定的抚恤金计发月数综合计算。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工人与职员因病或
2022-07-07 15,340 -
退休人员死亡丧葬费标准是多少
各地退休人员丧葬费、抚恤金标准不一样,但一般来说丧葬费是定额给付,抚恤金依据当事人去世当月养老金标准结合当地规定的抚恤金计发月数综合计算。具体标准可以向当地社保机构直接咨询,也可以上班时间拨打1202
2022-06-29 15,340
-
01:22
退休人员死亡丧葬费和抚恤金大概是多少钱
退休人员死亡丧葬费和抚恤金大概是多少钱,应当根据退休人员领取的地点进行确定。 法律明确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至于遗属可以领取多少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应当由各省的人民政府按照当
9,576 2022.06.22 -
01:02
退休人员丧葬费怎么办理流程
退休人员丧葬费的办理流流程如下:1、企业退休职工在家死亡的亲属带上户口本,死者身份证,医保两证一卡,火化大厅开据的三张收据到死者单位调档;2、可以拿着死者的火化证、盖有印单的收据、个人档案、身份证等证件和材料,到社会保险公司专门的办理丧葬的
8,287 2022.05.11 -
01:11
新丧葬费标准
新丧葬费标准如下:丧葬费是上年度本省城镇居民月可支配收入的2倍,因此,从2021年9月1日开始,丧葬费就等于2倍的当地月可支配收入。从以往各地区标准不统一,有的包干,有的挂钩,最终实现了与当地月支配收入相挂钩的统一模式,更加清晰、明了,也更
4,51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