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权诉讼与代位权诉讼能否合并审理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撤销权诉讼与代位权诉讼是不可以合并审理的。 代位权的行使是为了防止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产撤销:撤销权的行使是为了恢复债务人的财产。 代位权诉讼必须在债权履行期届满后三年内行使,并可适用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撤销权应当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条,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或者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影响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的; 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相对人的权利,但是该权利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到期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相对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可以向债权人主张。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撤销权诉讼与代位权诉讼不可以合并审理,撤销权诉讼是撤销债务人影响债权实现的行为,代位诉讼是债权人代替债务人向其债务人主张债权的行为。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条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或者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影响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相对人的权利,但是该权利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到期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相对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可以向债权人主张。
撤销权诉讼与代位权诉讼是不可以合并审理的。 代位权的行使是为了防止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产撤销:撤销权的行使是为了恢复债务人的财产。 代位权诉讼必须在债权履行期届满后三年内行使,并可适用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撤销权应当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
撤销权诉讼与代位权诉讼可以合并审理吗?
撤销权诉讼与代位权诉讼是不可以合并审理的。 代位权的行使是为了防止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产撤销:撤销权的行使是为了恢复债务人的财产。 代位权诉讼必须在债权履行期届满后三年内行使,并可适用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撤销权应当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2022.05.13 118 -
撤销权诉讼与代位权诉讼可以合并审理吗?
撤销权诉讼与代位权诉讼是不可以合并审理的。 代位权的行使是为了防止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产撤销:撤销权的行使是为了恢复债务人的财产。 代位权诉讼必须在债权履行期届满后三年内行使,并可适用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撤销权应当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2021.05.27 105 -
-
撤销权诉讼与代位权诉讼可以合并审理吗?
撤销权诉讼与代位权诉讼是不可以合并审理的。代位权的行使是为了防止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产撤销:撤销权的行使是为了恢复债务人的财产。 代位权诉讼必须在债权履行期届满后三年内行使,并可适用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2023-02-06 15,340 -
撤销权诉讼与代位权诉讼可以合并审理么
撤销权诉讼与代位权诉讼是不可以合并审理的。 代位权的行使是为了防止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产撤销:撤销权的行使是为了恢复债务人的财产。 代位权诉讼必须在债权履行期届满后三年内行使,并可适用时效中止、中断的规
2023-07-23 15,340 -
撤销权诉讼与代位权诉讼可不可以合并审理
撤销权诉讼与代位权诉讼是不可以合并审理的。代位权的行使是为了防止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产撤销:撤销权的行使是为了恢复债务人的财产。 代位权诉讼必须在债权履行期届满后三年内行使,并可适用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2023-07-26 15,340 -
撤销权诉讼能怎么行使代位权
代位权行使的条件包括: (1)对的债权合法、确定,且必须已届清偿期。 (2)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 (3)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的行为已经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4)债权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
2022-08-22 15,340
-
00:46
无权代理的撤销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没有代理权的当事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他人签订的合同为效力待定的合同,该合同既不是无效合同也不是有效合同,该合同是否生效取决于一定的行为的发生。善意的第三人享有撤销权,其有权撤销该合同,其撤销合同的意思
2,069 2022.04.17 -
00:57
民事诉讼撤诉怎么撤民事诉讼撤诉流程如下:1、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2、按撤诉处理,即原告虽然没有提出撤诉申请,但其在诉讼中的一定行为已经表明不愿意继续进行民事诉讼,因而,法院依法决定注销
3,279 2022.05.11 -
01:22
债权诉讼时效债权诉讼时效为三年。债权的诉讼时效是指债权转让过程中发生的,损害债权人利益,如因债务人不履行还款义务而造成债权人利益的损失,或者债权人迟延履行还款义务等损害债务人利益,又或者债权人通过非法行为发售债权,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产生的法律纠纷,
2,06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