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离婚虚构债务还需要起诉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时夫妻一方虚构债务,企图侵占夫妻共同财产,一般不构成犯罪,不会判刑。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离婚时,夫妻一方虚构债务,与他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债务关系,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导致法院在离婚财产分割时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裁判文书、制作财产分配方案,严重侵犯了夫妻另一方的合法权益的,涉嫌虚假诉讼罪,根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现在起诉离婚还需要手续,具体如下:1、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人民法院不受理,说明理由;受理,进行开庭调解,审理;3、判决。根据庭审情况,人民法院会对当事人进行再度调解,再次调解如果还未达成一致,法院则进行宣判。
不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
-
现在起诉离婚需要离婚证吗
当事人起诉后,如果经法院判决准许离婚的,不会有离婚证。但法院生效后的离婚判决书与民政局出具的离婚证的法律效力一样。如果想再婚,当事人可以直接带离婚判决书和身份证明去当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即可。
2021.02.19 91 -
离婚诉讼虚构债务可以吗
离婚时虚构债务一般是不会涉嫌犯罪的,但是为了惩戒其虚构债务的行为,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婚后,当事人发现自己的配偶在离婚时由此行为的,可以在三年内要求法院重新分割财产。
2021.02.01 111
-
起诉离婚时可以虚构债务吗
离婚时虚构债务犯法,有可能构成妨害作证罪。妨害作证罪是指采用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刑法》第
2022-07-03 15,340 -
离婚前有债务,现在还能起诉离婚吗
一是如果这个债务是纯粹是夫妻一方个人欠的债,债主也知道是一方个人欠的债,没有用于家庭开支,则属于夫或妻一方的个人债务,与另一方无关; 二是所欠债务用于家庭开支的话,那么这个协议对夫妻双方有效,但对债权
2022-05-08 15,340 -
离婚起诉需要还清债务吗
根据我国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也就是说,夫妻共同债务的,由
2022-07-22 15,340 -
离婚诉讼能虚构债务吗
离婚时夫妇一方虚构借款,侵占夫妇共同财产,一般不构成犯罪,不作出判决。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以诉讼、调停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驳回其请求,根据情节处以罚款、拘留的
2021-10-19 15,340
-
01:02
车祸债务现在还不起怎么办车祸债务现在还不起的话,应当第一时间与债权人进行协商,说明自己的情况,真诚地道歉,请求对方给予一定的宽限期。具体来说,这主要因为债权债务成立之后,债务人就应当在一定的合理期限内履行自己的义务。拒绝履行义务的债务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情
1,047 2022.04.12 -
01:09
离婚后还可以起诉共同债务吗离婚后还可以就共同债务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则上,夫妻双方在离婚时,就应当约定好各自对于债务的清偿比例,但是如果离婚时没有做出约定的,也还可以离婚后再约定。协商一致的,可以自行订立协议书;协商不成的,才起诉到人民法院。 具体来说,根据
2,144 2022.04.15 -
01:12
现在欠钱不还起诉能要回来吗借钱不还,起诉是可以要回来的。借款人必须按照当初双方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借款人不按时偿还借款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发现借款人确实未按照约定偿还借款,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还款的判决,然后向当事人送达判决书,借款人应当在
2,194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