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扣工资怎么办,没签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押金、经济补偿金、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加班工资等。 1、劳动争议,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是关键,例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为你办理的暂住证、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派工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你名字和公章或老板签字的的书面材料等;当然,没有证据也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只是有败诉的风险;从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2、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或营业执照复印件(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立案后,开庭,然后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 3、如果请专业人士指点,劳动案件完全可以自己处理,一样能胜诉,且劳动仲裁委不收费。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劳动合同法》第10、46、47、82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不成,搜集一些证据能够证明当事人与这个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比如工作牌、工资卡、考勤记录等,去劳动局投诉或者提起劳动仲裁,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拖欠的工资。
没签合同辞职被扣工资存在违法行为,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者申请仲裁。 1、未签劳动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经济补偿; 2、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可提前30日书面通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无须赔偿; 3、如未足付工资违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有权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4、如未交社保,可以要求单位补缴。
-
没签劳动合同,被克扣工资怎么办?
未签劳动合同克扣工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对于用人单位克扣工资的行为,可以协商,协商无果可以去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让劳动监察大队进行处理。或者收集相关证据到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劳动仲裁。
2020.04.11 472 -
没签合同扣工资怎么办
公司扣工资的处理方式是先与老板协商,协商不成,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对处理不服,到劳动仲裁庭申请仲裁;仲裁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没有签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未订立合同的,支付双倍工资。超过一年的,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020.08.05 146
-
没签劳动合同被扣工资怎么办
如果单位存在以下情形:员工入职一个月还未与员工签劳动合同,无故拖欠或者克扣工资都是违法的。你可以向劳动局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及时支付所拖欠、克扣的工资,以及自入职第二个月开始的双倍工资差额。
2022-02-01 15,340 -
没有签劳动合同被扣工资怎么办?
公司是不能恶意克扣职工工资的。 首先需要证明你与公司有劳动关系。请问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工资条、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录音录像
2022-03-31 15,340 -
没有签劳动合同, 被扣工资怎么办
根据劳动部《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劳部发[1995]226号),“克扣”系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即在劳动者已提供正常劳动前提下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应当支
2022-05-01 15,340 -
没有签劳动合同被扣工资怎么办
据你所说情况,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不影响事实劳动关系的成立。理由是用人单位克扣工资,可以要求单位补发克扣的工资及相应的经济赔偿金,还可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由单位支付因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赔偿金(每满一
2022-02-05 15,340
-
01:04
被主管乱扣工资怎么办
被主管乱扣工资的处理办法如下:1、可以先与主管协商处理;2、也可以直接向当地劳动局或者劳动监察执法大队投诉处理;3、还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处理;4、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2,485 2022.05.11 -
00:44
拖欠工资扣工资怎么办
如果劳动者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合法的手段来追讨工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机构进行投诉。此外还可以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履行仲裁结果,还可以去法院申请
656 2022.04.17 -
01:38
没签劳务合同拖欠工资怎么办
新员工入职到新的单位时候,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了才保障自己的劳动关系的合法性,要是自己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自己的权益就可能会受到公司的侵犯。当事人订立和变更劳务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用人
1,21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