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融资借款是什么意思?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票据融资又称融资性票据,指票据持有人通过非贸易的方式取得商业汇票,并以该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套取资金,实现融资目的。 票据一般是指商业上由出票人签发,无条件约定自己或要求他人支付一定金额,可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持有人具有一定权利的凭证。
《票据法》第4条,票据出票人制作票据,应当按照法定条件在票据上签章,并按照所记载的事项承担票据责任。持票人行使票据权利,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在票据上签章,并出示票据。其他票据债务人在票据上签章的,按照票据所记载的事项承担票据责任。本法所称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本法所称票据责任,是指票据债务人向持票人支付票据金额的义务。 所谓政策性融资功能,是出于政策性用途目的而发行、买卖票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融资融券交易又称“证券信用交易”或保证金交易,是指投资者向具有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证券(融资交易)或借入证券并卖出(融券交易)的行为。其实,市公司融资融券说白了也就是指保证金交易,对于上市公司的融资融券都是指各位股民向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通过证券公司提供的资金,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的这样一种行为。一般上市公司,融资融券和普通的交易方式在保证金,法律关系,交易权利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股票的融资融券是指在证券交易所,或者国务院批准的其他证券交易场所,进行的证券交易中,证券公司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证券或者出借证券供其卖出,并由客户交存相应担保物的经营活动。
-
票据贷款是什么意思
票据贷款指的是票据收款人在票据到期之前把票据权利转让给贷款人,而且首先付给一定的利息而获取现款的一种资金融通的方法。由于赊销、代销商品,应收贷款长期没有收的拖欠贷款,而导致了商品超储结算资金占用过大等理由造成的超贷款计划占用额的需要,全部都
2022.04.13 2,854 -
票据贷款是什么意思
票据贷款指票据权利人将票据权利转让给贷款人进行抵押,而获取现金的一种贷款方式。我国《票据法》规定,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仍应当按照票据内容付款。
2020.10.21 305 -
伪造金融票据罪是什么意思
变造伪造金融票证罪是指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伪造、变造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伪造、变造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或者伪造信用卡的行为。
2020.09.14 438
-
票据融资是什么意思
票据融资,是指票据持有人在资金不足时,将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支付给收款人的一项银行授信业务,是企业为加快资金周转促进商品交易而向银行提出的金融需求。 《票据法》第十条
2022-05-13 15,340 -
票据池质押融资是什么意思?
票据质押贷款,是票据融资作用的一种形式。票据融资就是用票据调度资金。票据持有人通过贴同未到期的票据,以取得资金。 票据的质押是一种债的担保方式,它有利于督促当事人履行其债务,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如
2023-03-27 15,340 -
融资融券股票是什么意思
融资融券业务是指证券公司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证券或出具证券供其卖出证券的业务。由融资融券业务产生的证券交易称为融资融券交易。融资融券交易分为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两类,客户向证券公司借资金买证券叫融资交
2022-05-18 15,340 -
融资融券股票是什么意思?
融资融券业务是指证券公司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证券或出具证券供其卖出证券的业务。由融资融券业务产生的证券交易称为融资融券交易。融资融券交易分为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两类,客户向证券公司借资金买证券叫融资交
2023-01-02 15,340
-
02:11
股权融资是什么意思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总股本同时增加。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 股权融资可分为股权质押、股权转让、股权增资扩股、
1,375 2022.05.21 -
01:35
什么是融资融资,从狭义角度理解,即为一个企业或者公司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一般针对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和资金拥有情况,以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采取一定的方式即为从一定的渠道向企业的投资人或债权人去筹集资金,以确保公司正常生产和发展的一种
4,424 2022.04.15 -
01:14
挪用公款是什么意思挪用公款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
2,87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