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伐树木的罪名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达到数量较大的标准即构成判刑条件。盗伐林木数量较大,以二至五立方米或者幼树一百至二百株为起点; 盗伐林木数量巨大,以二十至五十立方米或者幼树一千至二千株为起点;盗伐林木数量特别巨大,以一百至二百立方米或者幼树五千至一万株为起点。 《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盗伐林木罪】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滥伐林木罪】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非法收购、运输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盗伐、滥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从重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砍伐树木罪的定罪数量是:数量较大的,以二至五立方米或者幼树一百至二百株为起点;数量巨大的,以二十至五十立方米或者幼树一千至二千株为起点;数量特别巨大的,以一百至二百立方米或者幼树五千至一万株为起点。
-
砍伐树木定罪的数量是什么呢
达到数量较大的标准即构成判刑条件。盗伐林木数量较大,以二至五立方米或者幼树一百至二百株为起点;盗伐林木数量巨大,以二十至五十立方米或者幼树一千至二千株为起点;盗伐林木数量特别巨大,以一百至二百立方米或者幼树五千至一万株为起点。
2020.09.30 133 -
为什么禁止砍伐树木
禁止砍伐树木的理由如下: 1、假如砍伐树木,氧气就会减少,二氧化碳就会增多; 2、许多动物没有树木也不能生存; 3、会造成洪水,海啸,干旱等自然灾害。 天灾,指自然灾害。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
2021.12.13 8,919 -
为什么禁止砍伐树木?
禁止砍伐树木的理由如下: 1、假如砍伐树木,氧气就会减少,二氧化碳就会增多; 2、许多动物没有树木也不能生存; 3、会造成洪水,海啸,干旱等自然灾害。 天灾,指自然灾害。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
2020.01.11 919
-
砍伐的是什么树木
砍伐的是什么树木?1、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不足2立方米或者幼树不足50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5倍的树木,并处滥伐林木价值2倍至3倍的罚款。滥伐森林或者其他
2022-03-25 15,340 -
砍伐树木20颗什么罪
属于滥伐林木罪,滥伐林木“数量较大”,以十至二十立方米或者幼树五百至一千株为起点;滥伐林木“数量巨大”,以五十至一百立方米或者幼树二千五百至五千株为起点。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
2022-02-06 15,340 -
砍伐砍砍树木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1、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私自砍伐树森已经违反了森林法,而且就算是树的拥有人或企业想要伐树,也要经过林业主管部门审批通过才能伐。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禁止毁林开垦、毁林采种和违反
2022-03-24 15,340 -
砍伐树木的标准
砍伐林木案件的立案标准:根据《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立案起点为10立方米至20立方米或者幼树500株至1000株;滥伐林木50立
2023-01-31 15,340
-
01:07
什么是非法采伐珍贵树木罪
非法采伐珍贵树木罪,是关于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罪及其刑事处罚的规定。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构成了生物多样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其遭受侵害,那么人们生存环境将会变得更加恶劣。由于我国对于一些珍贵树木或
2,283 2022.04.15 -
01:09
什么是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罪
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是指违反国家关于森林法的规定,对于盗伐、滥伐的森林或其他林木,进行收购、运输的行为。该罪要求以牟利为目的,在林区非法收购、运输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刑法对该种行为进行刑事处罚。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
1,501 2021.04.25 -
01:09
非法采伐珍贵树木罪量刑标准
如果犯罪嫌疑人违反森林法的规定,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侵犯了国家的林业管理制度,就构成了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本罪的犯罪对象包括了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非法采伐、毁坏国
2,85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