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财产能否成为婚后共同债务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的债权人就一方婚前所负个人债务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所负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的理解,应作狭义理解,即债权人就一方婚前所负个人债务起诉债务人配偶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不得判决由配偶承担一方婚前债务的偿还责任,在执行中,亦不得因一方婚前个人债务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但这并妨碍法院在执行中执行夫妻共同财产以偿还婚前个人债务,除非配偶一方有证据证明该财产为其婚前个人财产。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夫妻双方对于其婚姻存续关系期间的共同债务负连带的无限的清偿责任。因此,在夫妻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其共同债务时,是可以用其婚前财产进行清偿的。婚前个人购房、产权证上署一人名字,应认定为婚前个人财产。即使婚后是由双方承担按揭款,也是婚前个人财产,不以还款行为改变其物权属性。作为夫妻共同债务,其夫妻双方对此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但作为对共同债务负有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义务人,其个人财产也应用于偿还共同债务。
-
婚前财产能否成为夫妻共同财产
在特定情况下,婚前财产可以转化成为夫妻共同财产。比如,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夫妻双方可以通过签订书面协议,来约定婚前财产为夫妻共同所有,此时,财产性质就从婚前个人财产变更为夫妻共同财产。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
2021.03.24 180 -
婚前财产能否转化为婚后共同财产
婚前财产在婚后不会自动变成夫妻共同财产,但是双方可以约定将婚前财产变为共同财产。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
2021.03.29 158
-
婚前财产中是否能成为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在婚前协议中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内部财产或债务另有约定的,除第三人明知该约定的情形,不直接影响夫妻共同债务的外部认定规则;但作为对夫妻双方具有内部约束力的合同,婚前协议可以作为夫妻共同承担债务之后
2023-09-11 15,340 -
婚前债务婚后能否执行共同财产
婚前个人债务婚后不可以强制执行共同财产,双方协商同意以共同财产偿还的除外。债权人就一方婚前所负个人债务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所负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
2022-12-03 15,340 -
婚前财产婚后能成为共同财产吗
除另有约定外,婚后8年不认为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婚姻法解释一)第十九条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为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
2022-10-06 15,340 -
婚前债务能否用婚后共同财产偿还
婚前债务如果当事人协商同意的可以用婚后共同财产偿还,如果婚前债务在婚后用于家庭日常生活的,则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也可以由夫妻共同财产长话,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的,可以双方协商清偿。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
2022-10-13 15,340
-
01:15
婚前债务婚后是否共同承担
婚前债务婚后不需要共同承担。夫妻个人的婚前债务婚后另一方没有义务返还,如果能证明是一方为了结婚而产生的个人债务,那么是需要另一方共同偿还的。具体情况如下:1、如果是婚前个人所负的债务,那么一般会被当作是个人债务,配偶不需要进行偿还;2、如果
3,254 2022.01.26 -
01:25
结婚前债务婚后是否共同承担
夫妻之间婚前的欠款,在法律层面,是不用共同承担的。婚前欠的债属于个人债务,是在夫妻结婚之前就已经形成的,并不属于双方共同债务。结婚后的债务,是因为夫妻二人共同生活所产生的债务才属于共同债务,夫妻共同债务主要是基于夫妻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以及
3,291 2022.04.17 -
01:07
离婚前债务离婚后是否共同承担
离婚前欠下的债务,离婚后不一定需要夫妻共同承担。 1、需要共同承担的债务必须是夫妻共同债务,而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内,或者是夫妻以共同的意思作出的欠款,或者是一方作出的,但是该笔债务用于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或共同生产经营的需要。
2,539 20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