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报信罪是否构成犯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一般人明知道对方是犯罪分子,但仍旧为其通风报信,希望可以帮助对方逃避处罚,对于这一行为,达到立案标准之后,一般是按照包庇罪论处。 2、但要是负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的话,则往往是认定为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为罪犯通风报信的行为构成窝藏、包庇罪。本罪是一个选择性罪名,包括窝藏罪和包庇罪两种罪名。为犯罪分子提供隐藏处所,提供衣食住行的条件,使之不被司法机关发现的行为构成窝藏罪。向司法机关虚构事实,隐瞒真实情况,出示虚假证明,伪造、变造、隐藏、毁灭证据,通风报信,谎报逃跑方向的构成包庇罪。
通风报信是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是指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根据其违法性质的严重程度不同判决也不同。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犯罪分子,其中包括犯罪之后,潜逃在外,尚未抓获的犯罪分子,也包括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的犯罪分子。在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的窝藏、包庇罪处罚。刑法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
通风报信构成什么罪
通风报信的行为可以构成包庇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六十二条的相关规定,包庇罪一般处拘役、管制或者最高三年有期徒刑。如果情节严重,处最低三年、最高十年有期徒刑。根据我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七条的相关规定,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2022.04.12 4,169 -
通风报信构成什么罪
第一,如果是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给犯罪分子通风报信的,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 第二,如果旅馆业、饮食服务业、
2020.09.26 310 -
通风报信构成什么罪?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构成包庇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6.18 277
-
给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构成什么罪
给犯罪分子通风报信的,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 通风报信、提供
2023-05-26 15,340 -
给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构成什么罪
在一般情况下,给犯罪分子通风报信的,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不过此罪是特殊主体犯罪,犯罪主体需要是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般的人不会构成此罪。《》第四百一十七条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
2022-08-23 15,340 -
通风报信构成哪些罪
通风报信是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是指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根据其违法性质的严重程度不同判决也不同。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犯罪分子,其中包括犯罪之后
2022-05-23 15,340 -
通风报信构成什么罪
不论行为的结果如何,只要行为人利用其查禁犯罪活动的职责便利条件,对于你的通风报信构成什么罪这个问题,要知道实施了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即构成犯罪。情节是否严重,只是
2022-11-10 15,340
-
01:34
高利贷是否构成犯罪高利贷不是犯罪,但是属于违法行为。高利贷的利率超出国家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出借人向人民法院主张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借款人对超出规定部分利息不需要偿还。对于借贷利率超过法律规定的同期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包括利率本数的,就构成高利贷。如
426 2023.07.10 -
01:16
检察院微罪不诉是否构成犯罪构成犯罪,原因如下:1、该种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是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应该受刑法处罚的原则,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应当受到刑法的制裁,例如盗窃金额比较少的盗窃行为属于犯罪;2、检察院之所以不起诉是因为根据我国学界主张主流的实质犯罪论,该行为社会危害
2,850 2022.04.15 -
01:18
业务人员是否构成共同犯罪首先看是否为单位犯罪,如果是单位犯,不构成共同犯罪,实行双罚制,即惩罚单位,又惩罚主管人员和直接参与犯罪的主要人员。其次,以保险诈骗罪为例,如果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自己职位上的方便,帮助保险人骗取保险款,成立保险诈骗罪。对于保险事故的鉴定
1,06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