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索加班费如何计算时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劳动者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追索加班费的,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拖欠工资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时劳动关系仍然存续,用人单位以劳动者申请仲裁超过六十日为由主张不再支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劳动者已经收到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的除外。
拖欠工资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时劳动关系仍然存续,用人单位以劳动者申请仲裁超过六十日为由主张不再支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但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劳动者已经收到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的除外。
-
索要加班费的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对于加班工资的诉讼时效规定为一年。离职后索要加班费的,时效为一年,也就是可以在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提出索要加班费的请求;如果一直在职的,则索要加班费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2020.11.17 250 -
加班如何计算加班费
加班如何计算加班费取决于加班的情况。用人单位在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者小时的工资300%支付加班工资;休息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可以在不支付加班工资的情况下安排劳动者补休。不补休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
2022.04.16 342 -
加班费如何计算
加班费计算如下: 1、用人单位在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2、休息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可以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
2022.05.21 364
-
追索加班费时效怎么计算,追索加班费怎么算,追索加班费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追索加班费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对
2021-11-06 15,340 -
追索加班费的时效怎样计算
如果劳动者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追索加班费的,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
2022-05-22 15,340 -
追索加班费的时效
广东省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粤高法发[2008]13号第二十九条劳动者追索两年前的加班工资,原则上由劳动者负举证责任。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加班费一般只支持两年
2022-03-22 15,340 -
加班费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第四款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
2022-04-11 15,340
-
00:52
敲诈勒索罪追诉时效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对敲诈勒索罪规定了三个量刑情节: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
2,392 2022.04.15 -
01:01
离婚起诉费用如何计算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离婚案件的诉讼费为五十元至三百元不等。如果案件涉及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财产总额不超过二十万元的情况下,不用另外缴纳费用;但如果超过了二十万元的,按照财产总额的百分之零点五的比例缴纳诉讼费。另外,诉讼费由原告在起诉时先垫付,
1,456 2021.04.25 -
01:58
交通事故误工费如何计算
误工费是受害人在受到人身损害而无法正常的从事原有的工作或者进行原有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损失,它表现为应获得的劳动报酬或者经营收入因无法工作而无法获得,属于被害人在财产上的积极损失。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赔偿义务人应当赔偿受害人受到的损失。误
1,481 2021.04.25